小德兰爱心书屋  
 
小德兰爱心书屋
 
心灵之旅 ——走向全人的基督徒灵修列表
·前言
·引言
·本书概观
·第一章 一种基于福音之爱的灵修
·第二章 全人灵修:整合的福音之爱
·第三章 心灵的探索与生命的选择
·第四章 敞开心扉祈祷上主
·第五章 天主是我生命中的有力影响
· 第六章 性在生命与爱的事奉中
·第七章 神贫的人是有福的:贫穷中
·第八章 结论: 在路上,就是一种抵
「我的民因无知识而灭亡。你弃掉知识,我也必弃掉你,使你不再给我作祭司。」
第三章 心灵的探索与生命的选择
第三章 心灵的探索与生命的选择
浏览次数:1553 更新时间:2020-4-22
 
 

第三章

心灵的探索与生命的选择

 

“通过将我们的孤独慢慢转化成一种深沉的独处,

我们便拓展出了宝贵的空间,在其中我们能听见有声音

告诉我们内心的需要——确切地说,是我们的圣召。”

 

——亨利•卢云所著《从幻想到祈祷》

(HENRI NOUWEN,Reaching Out)

 

 

福音之爱需要通过具体的生活和工作方式来体现,它并非是空谈。当问到“我们如何爱天主和邻人?”时,马丁•路德(Martin Luther)的回答是:我们要“在团体中,经由圣召”来爱并服务上主和邻人。因此,每一位基督徒所面对的重要问题是:“我生命中的召唤和目标是什么,我的圣召是什么?”在一个寿命呈延长趋势且变化迅捷的时代里,当第二职业甚至第三职业日趋普遍之际,这个问题不仅与初涉社会的年轻人相关,而且也涉及到处于过渡阶段的中年人,以及退休不久的人们。耶稣会会士安多尼•德梅洛(Jesuit Anthony de Mello)是一位来自印度的灵修导师,他用简洁的方式导入了我们关于生命选择的讨论,以及如何去发现天主为我们可能的召叫是什么。

 

有一名犹太籍的门徒问大师:“我该做什么善事才能被天主接受?”“我怎么会知道呢?”大师答道,“在你的圣经里有提到亚巴郎慷慨好客,于是,天主与他同在。厄里叟热衷于祈祷,于是,天主与他同在。达味治理国家,于是,天主也与他同在。”

“有没有办法可让我明确什么才是派定给我的工作?”

“有。搜寻你心中最深切的意向,然后依循它。”

 

“分配给我们的工作”是我们“天职”的另一种提法。在对自我实现者的研究中,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Abraham Maslow,1908-1970)发现这些典范人物经常会感到一种圣召意识。这些精英们的生命所受到的激励,促使他们生发要为世界做贡献的强烈愿望,在某种程度上,他们觉得自己具备不同凡响的资质,是蒙召去为他们的愿望奋斗的。然而,在基督徒对圣召的理解中,更多地涉及到明确地将圣召关联到个人与上主的关系。旧约圣经学者沃尔特•布鲁格曼(Walter Brueggemann,1933~)把圣召定义为寻找“联合于天主旨意的尘世目标”。在《神操》中,圣依纳爵•罗耀拉的教导是,我们的职业选择应根植于我们受造的目的:“是为了赞美、钦崇、事奉上主天主”,为此便成就了我们得救的事。因为事奉天主是每个人的首要圣召,我们生命中的选择必须要达成事奉上主的最终目标。为此,依纳爵宣称:“我的首要目标应该是去寻求事奉天主,这是最终的目标,唯有具备这样的心志后,如果是于人更有益的话,就可投入专职事奉或者进入婚姻生活,因为它们都是达到目标的方法。”

 

 

①美国社会心理学家,人格理论家和比较心理学家,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主要发起者。马斯洛对人的动机持整体的看法,他的动机理论又称需要层次论,这种理论认为,人类动机的发展和需要的满足有密切的关系,需要的层次有高低的不同,低层次的需要是生理需要,向上依次是安全、爱与归属、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需要。自我实现指创造潜能的充分发挥。追求自我实现是人的最高动机,它的特征是对某一事业的忘我献身,高层次的自我实现具有超越自我的特征,具有很高的社会价值。健全社会的职能在于促进普遍的自我实现。——译注

②“成就得救的事”(参阅斐2:12-13)在这里的意思是: 因着天主在人里面作工,使人愿意并使人力行,通过继续不断地把救恩活出来, 直到成全,成就了祂的善意。简言之: 活出我们所得到的救恩。——译注

 

 

圣召作为盟约关系

 

任何真正基督徒灵修的基础必须基于一种虚心的认识,即上主和我们之间实际存在着怎样的一种关系。天主是一切恩宠慈爱又慷慨的施予者,包括生命本身这份礼物。我们是这些恩宠的接受者,我们蒙召要用赞美、钦崇和事奉造物主来表达感激之情。为将这三重的感恩回应抒发得淋漓尽致,就要完成我们作为人的这一圣召。抑或正如人类发展学家詹姆斯•冯勒(James Fowler)所说的:“人的实现意味着人认识到自己是被天主圣言建立并被天主召叫,人之所以作出回应,是要成为上主建设世界工程的合作者。”只有当我们过一种与天主有关联的生活,并为天主的圣意效力时,人才能够实现自我。人的整个自我对于上主邀人进入盟约关系的回应,要远远超过一份特定的工作或事业。更确切地说,这“包含了将我们的闲暇、人际关系、工作、私人生活、公共生活,以及我们管理的资源,统统置于天主圣意的安排之下,为着事奉上主和服务邻人。”

 

发现个人的“特定道路”

 

在人类共同的圣召框架内,我们每个人必须自问:“我是如何特别地蒙受了召叫,将自己交付给天主以进入与祂的盟约关系?”“就我被赋予的独特个性、背景和才华来看,我事奉造物主的特定道路是什么?”只有这类问题方能有助于我们在多种可能性中选择一条个人的道路。马丁•布伯把这一点演绎成了一则故事,题为“特定的道路”。

 

有一次,(波兰)瑞多西茨镇(Radoshitz)的拉比波尔(Baer)对他的老师——卢布林(Lub2耀n)的“先知”说:“指示我一种事奉上主的大致途径吧。”那位“柴迪克”(Zaddik即宣教师,意为“正义者”)答道:“要告诉人们该走哪条路是不可能的。因为事奉上主可以是通过学习,可以是通过祈祷,可以是通过守斋,还可以是通过禁食。每个人都应该谨慎地省察自己心中的取向,然后才为选择这条道路去全力以赴。”

 

这一章旨在提示我们如何审视自己的内心,为辨明我们被天主吸引去事奉的具体程度和情形。它不同于一阵龙卷风把桃乐茜(Dorothy)送到奥茨国仙境(Oz)的方式,也不存在我们每个人必经的那条唯一的黄砖路。社会学家们声称,一个为组建快乐家庭而寻觅配偶的人,是能够在一大群可能发展关系的伙伴中,找到不止一个合适对象的。在现实生活中,维系于一见钟情导向成功婚姻的浪漫神话,并未得到过证实。一个人生命中的圣召也是如此,因为有许多途径都可能为承行天主的旨意发挥效力,关键的问题是:“走哪条路才表明我是听从了上主向我心灵发出的召唤,从而我是真真确确地在上主引领之下呢?”这一章所关注的问题反映了我在圣召辅导方面的经历。在过去的十五年中,我工作的很大比重是和人们一起努力辨识他们是否被召叫去度一种誓约性的修道生活,这里谈及的大体原则同样适用于在择业方面不知所措的人们,也适用于在婚嫁或独身方面举棋不定的人们。

 

③《绿野仙踪》(The Wizard of Oz)是1939年根据莱曼•弗兰克•鲍姆(Lyman Frank Baum)同名童话改编的美国经典儿童音乐电影。小女孩桃乐茜因与收养她的婶婶顶嘴,独自外出,结果被龙卷风刮到一个鲜花盛开的小人国。在仙女和人们的帮助下,她沿着黄砖路到绿水晶城去找大魔法师寻找回家的办法。她和所结识的稻草人、锡皮人和胆小的狮子结伴而行,一路上战胜了女巫婆的阻挠,终于来到水晶城。电影的思想内涵深刻,正如片头所说:“这部电影不仅仅是给儿童看的,也是给那些心境永远保持年轻的人们看的。”——译注

 

 

 

心灵的独处和成为自己

 

从布伯关于犹太贤者拉比的故事中可以看出,要对个人讲明他们当行的道路是不可能的。每个人都必须经由心灵探索的过程才可以找到自己的路径。成熟的圣召辨别首先要求个人为自己的生命负起责任。有些人不愿意脚踏实地去行事,他们常常直接或间接地要求别人告诉他们应该做什么,应该怎样生活。这种对别人的依赖性会使人辨别不清圣召是什么,因为它让人分心走意,不去严谨地专注包含思想、情感、价值、热望、兴趣、嫌恶的内心生活。这些实际的心理状态可以为最终作出良好的决定提供充分依据。要观照内心,独处可以使人进入内心去触及储存在心灵深处的宝贵讯息。如果我们的疑问和顾虑没有在独处时经受考验并由此走向成熟的话,要想获得真正属于自己的答案便是不现实的。

诗人赖内·玛利亚·里尔克(Rainer Maria Rilke)曾经劝导过一位青年,那人是为自己究竟该当诗人与否而拿不定主意,在劝导中,里尔克强调了心灵独处对于人们找寻生活方向的重要性:

 

你为了得到对自己诗作的评价而求问于人。你问过我,之前也问过别人。你向杂志社投稿,拿它们和其它诗词作比较,每当编辑对你的努力持否定态度时,你就心烦意乱。现在……我恳请你不要这么做了。你这是在向外寻求,你尤其不能再这样下去了。没有人可以劝慰你并帮助你,这样的人不存在。唯一能做的,就是进入你的内心深处,去搜寻那诱使你写诗的原因;去察看它的根须是否正在你心灵的最深处蔓延,你要明确的是,一旦自己被禁止写诗,是否会要了你的命。首要的是,在夜深人静的时候问问你自己:我一定得写诗吗?你去潜心探查深层次的答案吧。如果答案是肯定的,如果你是用坚定又断然的方式来作答:“我必须如此”,那么就围绕这个需要去拓展你的生命吧;即使你的生命进入了最冷淡和最脆弱的时期,都一定要体现出这种推动的影响,并且为此作出见证。

 

奥地利诗人(1875~1926),是二十世纪最伟大的德语诗人之一。在他的诗作中,诗的纯美与哲学的深思紧密结合。他是喧嚣尘世中的一个孤独者,毕生都在寻找精神家园。他心思敏锐,感受深刻,善于把思考同感触融合在一起,凝聚为精致而又独特的意象,清晰地展现在读者跟前。——译注

 

里尔克和布伯都不约而同地透露了圣召辨别中无法避免的事实:人必须为自己的缘故进行心灵探索。当然,来自于他人的反馈和建议也是很重要的,但它们既不能替代也不能去除心灵独处的需要,心灵的独处能使人熟悉内在的自我。正是在这个内心世界里,进行探索的人们受邀去经验天主的真实引领。圣奥斯定告诉我们,比起我们内心最隐秘的层面,天主是更与我们亲近的。

 

 

解放心灵

 

要明确心灵将把我们引向何方,通常是件棘手的事,因为我们中的许多人是和内心世界及其经验脱节的,以致无法明白自己最深切的渴望是什么。况且,就像英国精神病医师(R.D.Laing, 1927-1989)所说的那样:‘他人早已侵入了我们的心灵,他们还把诸多的条条框框安置在了我们生命之中。’我们的心灵不再是自由的,却更像是一片被占领的土地。迫切的文化需要、父母的规矩、超我的指令,通常压过了心里隐约泛起的提醒——什么才是我们真正渴望的。要重新拾回心中的宝贵信息,唯有从这些外来规条中把自我解放出来才行。

 

弗洛伊德认为人格结构由本我、自我、超我三部分组成。超我又称“理想自我”,它由两部分组成:自我典范和良心。自我典范相当于幼儿观念中父母认为在道德方面是好的东西,良心则是父母观念中的坏的东西。超我是人格的道德部分,是人格结构中的管制者,由完美原则所支配以道德心的形式运作,维持个体的道德感、回避禁忌。

超我所代表的是理想而不是现实,要求的是完美而不是实际或快乐。超我心理学上用来判断人行为和思想的道德标准的部分。——译注

 

  

在争取获得个人自由和辨别力的奋斗中,收复心灵失地是非常关键的。失却了内心细微的声音,后果是严重的,因为它使我们不能依照天主在内心的感动,来调整我们的生活,以致我们只能置身于外力的操纵之下。人若是没有来自内心深处的讯息,就像是不随身携带地图或者指南针的士兵一般。失却了心灵智慧的引导,外来压力的风起云涌,便将决定我们的路线走向。要解放心灵,无论发自内心的讯息是多么的隐晦,我们都要抱以重视,并且给出回应。

制心灵接受自发内心吸引的常见障碍就是被心理学家们称为的“内摄”机制。“内摄”是他人有意或无意加诸于我们的清规戒律。这些规条常常干扰我们的听觉,让我们听不清内心的需要。根据格式塔治疗法的创始人弗里兹·佩尔斯(Fritz Perls,1893-1970)所称,“内摄的组成包括行为方式、情感、价值观等——你将它们纳入行为体系,而实际上,你还没有将它们同化成你机体的真正组成部分……即使你会力图制止“排异”的情况发生,仿佛这些东西是弥足珍贵似的,事实上,它们是些个外来异物。”

 

⑥异于由内而外的“投射”心理机制,“内摄”是由外而内地融合他人态度或外界事物形成内心形象,使人将外在世界感受到的不安与快乐等情绪内化到自身人格中。

⑦格式塔治疗(Gestalt Therapy)是一种以现象学为指导的存在主义治疗。由犹太裔德国人弗里兹·佩尔斯在20世纪40年代创建。此后,经过半个多世纪的理论探索和临床实践,格式塔治疗已经成为主要的心理治疗流派之一,它强调直接体验、现时此地、自我责任、觉察力、自我调节等等。格式塔心理治疗的总的目标是认识自我、外在世界以及自我与外在世界之间的联系,最终促进个体的整合。

在检视强加于人的“内摄”作用之时,我们也许要问:我们心中的渴望之所以被遏制住,是否是因为我们希望去取悦父母或配偶?我们有没有为了谦恭地去顺从他人对我们的指望,从而埋葬了内心的向往?我们有没有因着朋友一致地认为“现实世界中好人无立足之地”,从而不情愿去接受“牺牲自我,服务他人”的圣召?我们有没有因为赚不到什么钱或得不到安全保证,从而背叛自己渴慕在文学艺术中创造美的心愿?在是否要成为司铎或者修道人这件事上,我们有没有因为害怕他人的反对,从而对上主在心灵深处的不断召叫置之不理?我们曾经在什么地方,曾经以怎样的方式,因着不听从那提醒我们内在需要,亦即关于我们圣召的声音,从而背叛了自己?

内摄会通过两种途径对我们造成危害:首先,受内摄作用操控的人不会有机会去发展个性,因为他们忙于压制外来入侵并安插到自身机体中的异物。他们所承受的内摄作用越是严重,就越发不能表现或探究自己的真实个性;其次,内摄作用会导致人格分裂。人一旦吸纳了两种相互排斥的观念(诸如他们自己的欲望和与之相冲突的他人的期望),在试图调和它们的过程中,人可能会觉得自己像被撕扯成了碎片。今天,对许多人来说,这算不上是一种罕见的经历。

心灵的解放不仅需要驱除具抑制性的内摄作用,还要求我们勇于正视那些同样有害的内在力量,它们会妨害我们在回应圣召时作出正确抉择。习惯上,这些奴役人的力量被称为“错误的偏情”,它们代表难以驾驭的情欲和难以控制的冲动,危害着我们选择的自由,并迫使我们放弃理想。这些内在的因素正如杂草,企图在我们心中扎根,而纯真抱负的好种子却因此窒息而死。每个人的生命园地都留有这类毁坏性杂草的痕迹,因为紊乱的欲望是我们软弱人性的特征之一。马尔谷福音中富贵少年的例子揭示了私欲偏情的阻碍性,这则描述发人深省。少年人为耶稣所爱,并受耶稣之邀去更进一步地分享祂的事工,不幸的是,少年人没能给出肯定的回应,他“面带愁容,忧郁地走了,因为他有许多产业”(谷10:22)。在当代的个案中,因私欲偏情的缘故而阻碍了人自由回应天主邀请合作的圣召,在日常生活中是不难发现的:有人出于贪图安逸或急功近利的欲求,因而放弃了成为伟大科学家或医生的梦想;有人出于对俗世声望的渴慕,因而将做社会工作者的选择视为一种差劲的职业选择,因而便遏制了内心要去帮助残障人的深切愿望。如果任其发展,诸如此类的冲动就会抹煞内心的自由,容易使人背叛自己。所以,要解放自我,就需要压制这些扰乱我们分辨力的倾向。直截了当地面对它们,决意不让有缺陷的动机来干扰真诚的梦想和灵感,这是作出成熟圣召抉择的关键。

我们内心最深层的渴望就像是耶稣所比喻的重价的珍珠,或是那蕴藏着宝贝的田地(玛13:44-46)。一旦我们将它们辨识清楚,就面临着挑战——要变卖自己的一切去拥有它们。诗人里尔克如出一辙地说道:“你心灵深处的感动,值得你倾注全部的爱。”围绕这些最深层的灵感来塑造生命,你的生活就会变得有意义。依照社会期望和他人愿望来构建生命,只会导致支离破碎和大杂烩的后果出现。圣召分辨方面的挑战要求我们能够明确,什么对自己来说才是重价的珍珠,之后,向它倾注自己全付的心神。为做到这一点,我们就要创造机会,以保持心灵的和谐稳定,以维护个体生命的整全性,而不是像拼凑的大杂烩一样。卢布林睿智先知的劝诫适用于我们每个人:我们必须仔细审查内心引领自己走什么样的道路,然后要全力以赴地认定那条道路。

 

从曲解天主肖像的误区中走出来

 

另一个妨碍我们作出正确抉择的普遍存在的障碍是心理投射所导致的对天主肖像的曲解。投射是一种心理防御机制,它使人否认或拒绝自我不能容忍的情绪、态度、观念等,并把它们强加于他人或周围事物上面。本书的第五章将说明心理投射作用如何妨碍了基督徒在成熟意义上委顺于天主。在这里我们所要关注的是,投射作用是怎样通过损毁我们作为天主子女理当享有的自由,从而阻碍了对圣召的分辨。

正如人们倾向于把自己不能容忍的态度和观念投射到他人或周围事物上面一样,他们也把这些态度和特性投射到自己对天主所形成的观念上面。举例来说,一个严苛禁锢的社会便会把它的主要特征投射到对天主的看法上面,变成先入为主的预设前提——很可能人们认为天主就是严苛的和禁锢人的。还有,父母若是专横霸道,儿女往往就会把这类令人压抑的性质投射到天主上面,他们得出的结论是:天主是人类自由和个人自主的压制者。

一个基于投射作用曲解天主肖像的典型例子,可以参阅普罗米修斯的希腊神话。这位传说中的人类文明开创者,因窃取天火与人类分享的缘故而被众神弃绝。众神视人类的发展为侵犯行为,因此甚是惧怕。普罗米修斯的神话将神和人类彼此对立,揭示了人类的心理投射作用轻而易举就能炮制出各种假神来。普罗米修斯迫不得已去偷盗火种,因为他知道没有一个神会随便给他。他想不出有这样一个神,因为如果他自己是神,就需要为自己留下火种,是决不会与别人分享的。“他清楚,没有一个神不是敌对者,”多玛斯·牟顿(Thomas Merton,1915-1968)写道,“因为他所了解的众神只不过比自己强大一丁点儿,他们也像自己一样,迫切地需求火种。”为了生存下去,普罗米修斯的众神必须要主宰他(因为一旦他自己成为神,就必须要控制比自己弱小的对象)。普罗米修斯被自己的臆断蒙蔽了,他想不到火种是可以用索取的办法从真神上主那里得到的一份礼物,天主特别为人类创造了火。

 

⑧多玛斯·牟顿是二十世纪最具影响的天主教作家之一,著有自传《七重山》一书。

 

整全意义上的圣召分辨要求我们从经由被投射作用曲解的天主肖像的误区中走出来。这些扭曲的意象损害了我们在天主的爱中自由生活的能力。我们原以为天主是充满权力欲和占有欲的神明,总是和人类的愿望和发展相对立——我们必须摈弃这种错误的观念。我们对天主必须形成的观念是要强调天主人性的慷慨大爱,要认识到天主不仅仅把生命赐予了人,而且一直临在人的生命中维持着它的发展。

这些赋予生命的观念并不是新鲜事,因为它们根植于新约并透过耶稣将天主彰显出来。在浪子回头的比喻中(参阅路15),耶稣把天主描绘成了一位宽大而又果断的父亲,祂允许我们自由地生活——即使我们独立自主的行程常是走入歧途,且回家的路常须历经磨难。普罗米修斯神话中的众神惶恐不安,因他们把人类发展看成是对神性地位的威胁,与他们不同的是,耶稣称作“阿爸”的天主不断地支持人类构建一种基于心灵渴望的生活。犯罪作恶和判断错误会使我们的进程受到阻滞。第一眼看起来像是重价的珍珠,也许实质上是假的。然而,正如比喻所指出,天主的慈爱会为人提供许多机会。我们生活在充斥着各种机会的宇宙中,为使我们的圣召根植于真实的天主感召,即使我们起初蹒跚的步履造成了失败,也决不能放弃努力。有时候,卓有成效的学习只能够通过试炼和失误来达成。所幸的是,对我们来说,天主正如同那个浪子的父亲,祂允许我们经由考验和犯错来达到学习的目的。

在浪子的比喻中,人类生命被比作是从慈爱天主手中承接到的自由的礼物。造物主赐予我们时间和精力、才能和机遇,为使独特的圣召昭示在我们内心和祈祷之中,以让我们在圣召的范围内事奉祂。但是,我们通常经验不到生命是一份自由的礼物,我们不敢肯定天主真是自己的后盾。我们不敢相信自己的内心,我们犹豫不决,固步自封。然而,在按才受托的元宝比喻中(玛25:14-30),天主对我们寄予了厚望,要我们充分拓展才能和潜力。我们只有意识到自己被赋予了许多机会,才会确信天主的召叫,才会顶着艰难险阻,为此千方百计地进行尝试。害怕只有一次机会,唯恐因作出错误抉择而失落它,只会导致我们瘫软无力和优柔寡断。这种惧怕,正如元宝比喻中所描述的,会诱使我们埋藏掉自己的资产,不去满怀希望地将它们投资在使生命获益的事情上面。立足于我们心灵深处的渴望来为度圣召生活而不懈地奋斗,是对慈爱天主邀请的真实回应,我们在与祂一同创建生命的进程中,传达出的信息是:人类生命是一份美好的礼物和机缘。

 

 

平衡天主的超越性和内在性

 

于召叫我们度圣召生活的天主,我们在寻找以释然的观点看待祂肖像的过程中,也同时寻找着不会低估忽视自由与责任的成人形象。如果基督信仰要告诫今天作为成人的我们,要求我们必须摒弃任何使我们仍然保持幼稚的对于天主的观念,这便要求我们不将自己与天主的关系模式建筑在孩童具有的匮乏心态上面。例如,基于这种儿童时期经验到的含有恐惧的关系,所形成的对天主的观念,之于成人的基督信仰,不会是一个理想的根基。我们需要具备对天主和人类的尊严并重的观念。在这方面,许多于我们无益的观念是源于对天主超越性的曲解。当我们说天主是超越性的存有,便意味着,我们将天主看成了完全另类的不同于所有受造物的存有。虽然我们自己和天主之间有着截然不同的分别,天主是超越性的概念决不是指天主是一位遥远的、与我们少有联络的、对我们少有兴趣的神祗。圣经毕竟启示了我们这位超越的天主就是创世纪中慈爱的造物主,就是出谷纪中忠信的拯救者,就是耶稣慈爱的“阿爸”天父。不幸的是,这些由圣经勾勒出的肖像已经被偏离正轨的观念蒙上了阴影。普罗米修斯神话中敌对人类的遥远众神的图像,散布了严重的讹传。耶稣明白无误的信息可以归纳为:宇宙的创造者和历史的主宰永远并且毫无疑义地为我们的益处着想,祂是站在我们一边的。这则信息即成为了基督福音的核心。混淆这条核心真理,就是篡改耶稣所宣讲的福音。

为了匡正这类歪曲的观念,就需要重申天主的内在性。“内在性”源自拉丁文“manere”,意为“存在于内里”,与“超越或外在”所不同的是,它是“超越”的本义。传统上对天主的宣扬表达出这样的信仰:天主可以在受造的宇宙中与人邂逅,纵贯历史,围绕天主内在性的概念有着各种各样的解释。在认定天主的内在性时,一些人主张天主与宇宙浑然一体,从而滑入了泛神论的泥沼。教会一直反对形形色色的泛神论,泛神论之所以不能被接受,是因为它消除了天主和宇宙之间绝对的质的区别。古往今来的挑战便是,既要肯定天主寓居于世界而临在,又要坚持天主是完全的另类存有,是不可能降卑到等同于任何受造物的地步的。神学家威廉·林奇(William Lynch)声明:“长期以来,宗教性的想象努力要将天主从世界的一切事物中分离出来,同时又要坚持天主是临在于世界的。”伊迪丝·吉内特(Edith Genet)是一名宗教教育家,她呼吁人们需要“尊重天主安置在我们内的创造冲动”,在圣召分辨的问题上,她很好地勾勒出了天主内在性的肖像。这幅肖像使我们能够形成思维图像——天主不是敌对者,祂是临在于我们内心不断作工的施恩者,天主与我们同在。我们是按照天主肖像受造的,我们被赋予能力和机遇,为的是能让我们以独特的方式,在神圣盟约的关系中与天主合作。天主并没有为我们的生命规划详细的蓝图,却为我们保留了许多作选择的可能性。圣保禄在致厄弗所人书中表明,天主的计划就是爱的计划,“就是依照祂的措施,当时期一满,就使天上和地上的万有,总归于基督元首”(弗1:10)。谈到对天主旨意的渴慕,一位当代作家很好地传达了保禄的思想,亦即天主的旨意是爱的一方面。

 

很可惜,许多人宁愿把天主的旨意看作是一头悬在头上方的十吨重的大象,随时都会砸到他们头上……实际上,我们译成英文的“旨意”源自希伯来文和希腊文,意为“渴慕”。渴慕是相爱双方彼此恋慕的情感,不只是牵涉到思想或者意念的层面,它所关系到的是整个人。我们感受到的渴慕之情是天主对我们寄予深切渴望的灵光闪现。

 

此可见,天主的旨意是活力饱满的,祂人性化的爱敦促我们步入了导向与救主合一的道路。正如在平常的旅行中,可能会有好几条路径都通往我们的目的地;或许,有些路线相对来说要更为便捷些;或许,有些路线(的迂回)会导致我们先偏离目的地。因此,美国神学家若望·莱特(John H. Wright)说:“为明辨天主旨意而献上祈祷,就是为了获得对于各种现有选择机会的洞见。”当我们祈求“愿祢的旨意奉行”时,我们所指的不是天主在无始之始就为我们一生编撰好的剧本。确切地说,我们指的是自己必须要做出的种种选择。当这一切引领我们走向与天主合一,它们就是与天主联合一切受造物的计划相符合的。若望·莱特说:“由此可知,有时候我可能就是随着圣神的引领在承行天主的旨意,无论我做出这种或是那种选择。”《紫色》一书中有一段沙格和塞莉亚之间的对话,很好地传达了这一点:

 

“想到天主和自己,我们很可能是忧心忡忡的。然而,一旦我们感到被天主所爱,就会尽最大努力按自己的喜好去取悦祂”

“你告诉我天主爱你,而你却从不为祂做些什么,是吗?我是指,你没有去教堂,没有加入唱经班,没有供应讲道员的需要,以及其它诸如此类的事情?”

“但是,塞莉亚,如果天主是爱我的,我就不必去做那一切了,除非我愿意。我可以做许多其它我认为天主喜爱的事情。”

 

基督徒的圣召观念中包含了我们对天主召叫自己以某种特定方式生活的信念。然而,上主对我们生命的期许是宽泛的;正如沙格所说:“譬如,天主召叫我们成为有爱心的人,是要叫我们效法天主圣三之间的彼此相爱。”同时,我们基督徒的圣召,召叫我们依照基督的榜样来生活,我们是在圣洗圣事中得以与祂契合的。像圣保禄一样,基督徒被“特别拣选”去传扬耶稣的福音(迦1:15-16)。不过,每一个基督徒蒙受召叫的方式是各具特色的,很大程度上是个人的私事。在圣召分辨的过程中,我们每个人都要尝试去认同自己是以独特的方式蒙受了天主的召叫,为要在工作中和生活方式上让天主受到光荣。由于我们有很多选择的余地,而且我们每当做出一种选择,就等于否定了另一种选择的可能性,我们必须要审慎地做好选择。天主对我们的计划,既不是自无始之始就设定好了的一幅静止不变的蓝图;也不是由我们的志趣和欲望来决定它的存有。我们的圣召随着时间的推移徐徐显明出来,我们做出的各种选择使它得以成形。基督徒的理想是委顺于天主来做出选择,并从恩宠的引领中获得益处。历经了心灵的独处,再加上别人睿智的忠告,我们就须为自己选择特定的道路了。一旦选定了一条路,那条路就成为了我们的圣召。圣召性的选择因而便铸就了我们的生命。虽然我们的生活方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但是它们未必就更符合天主的旨意。“在有可能做出许多选择的情况下,就没有必要总要认定唯有其中的一项是符合天主旨意的”(参阅若望·莱特《基督徒祈祷的神学》第134页)。

 

外在与内在的调和

 

天主内在性的肖像凸显了这样一种信念,天主是通过“自然的”过程工作的(我们的想法、感觉、梦想以及寻求建议等),我们则是根据这些因素来为圣召做决志的。当我们热诚地,虔敬地依靠这些过程来决定生活道路时,我们就能与天主相契合,就能体验到上主的旨意活化在了生命之中。如果有些人习惯于把天主的旨意看作是来自他们的外部世界,或者他们把圣召看作是天主在个人不参与的情况下预先确定好的,他们便会难以理解这一点。这样看来,当上主发出召唤时,我们的本分就是怀着信心和喜乐来作出回应。像依撒意亚和耶肋米亚从外部领受天主召叫的情形,是在圣经经文中多次出现的。

是,圣经当中还有不少别的经文揭示了天主召叫人事奉祂的另一种方式。与来自外部世界的天主召叫相对的是,这种观点将天主的召叫描绘成是埋藏在人的心中,并在生活境况中不断地流露出来。就以《出谷纪》中有关梅瑟返回埃及的记载为例,那是发生在他成家在阿拉伯半岛的若干年之后。在两处相关的经文中,我们可以参阅用对比方法来描述同一事件的有趣的演绎:

 

于是梅瑟起来回到他岳父耶特洛那里,对他说:“请让我回到埃及我弟兄们那里,看看他们还健在吗﹖”耶特洛对梅瑟说:“你平安去罢!”(出4:18)。

 

紧接着的经文对于梅瑟怎么会想起返回埃及去探望他的家人,给出了一个截然不同的解释。

 

上主在米德杨对梅瑟说:“起身回埃及去!因为那些想杀害你的人都死了。”梅瑟遂带着妻子孩子,叫他们骑在驴上,起身回埃及国去了(出4:19,20)。

 

起先,在第18节的经文中,梅瑟负有理解处境和作出决定的责任心。他评估了事态并想回去看看他的亲属是否还健在。接下来的第19节经文,根据雅威典的传统,直接地把梅瑟返回埃及这件事归因于上主。它绕开了梅瑟评估自己处境以及作出决定的内心过程。

这些旧约的章节体现了对于天主如何在世界运作的不同理解方式。后一节经文是基于天主的超越性形象,强调了上主在引导我们生命进程中的直接介入。前一节经文则是基于天主的内在性形象,让我们看到上主的手总是在构成我们当前现实生活的人和事中间工作。相应于这两种观点,对圣召的理解可以着重召叫的外在或者内在方面。

类似地,新约中对宗徒们蒙受召叫的记载,说明了同样的道理。例如,玛窦福音详细叙述了耶稣看见了西满和安德肋,就对他们说:“来跟随我!”(玛4:18)与此形成对比的是,若望福音将洗者若翰两个门徒的经历描写成是内心受到吸引而跟随了耶稣。耶稣转过身来看见他们跟着,便问他们说:“你们找什么”他们回答说:“辣彼,你住在哪里?”“你们来看罢!”耶稣答道。在玛窦福音中,耶稣采取了主动。在若望福音中,跟随耶稣的召叫是在洗者若翰的促动下,结合门徒们本身想亲眼目睹耶稣的愿望而达成的。

由于两种方式均有潜在的缺陷,健全的圣召分辨必须要求平衡两种观点,来看清天主是如何引领我们的。过分地强调外在的召叫,会通过助长唯唯诺诺以及流于形式的表现,很容易就使人变得粗糙生硬起来,从而妨害了个人的责任感。更为严重的是,过分地强调外在的召叫,会让人感到落入了圈套——这种感觉会耗尽所有生活和传教的热情。没有自由的选择,就不可能有喜乐的奉献。有一次,一名耶稣会神父在某繁忙的购物中心,一个人进前来:“碰巧问一句,神父,”他说,“你是耶稣会会士吗?”“不是碰巧,先生,”神父答道,“是出于选择。”正是这样的个人自由意识,方能使人快乐地事奉天主。

从另一方面来看,完全依赖内在的感受,很容易会使人掉入自欺欺人和妄想错觉之中。如果我们不理会信仰团体中其他人的反应,我们的盲点就会导致自己犯错,或者诱使自己陷于骄傲又固执的信誓旦旦之中——这会给人一种印象,也就是我们与天主有着直接的联系。更有甚者,当我们遇到困难时,过度主观的召叫意念可能会使我们的承诺和顺服发生动摇。由于做门徒总是要付出代价的,无论是平信徒还是修道人,要忠诚地跟随耶稣,必然会遭遇困难和挣扎。在这些时候,我们内心觉察到的圣召意识,便可透过信仰团体的外在印证找到宝贵的支持。

具体来说,要调和内在与外在,既要求我们看重来自内心和生活处境的讯息,又要求我们重视他人的意见,如此,通过练习和感应,便可将我们的心灵维系在寻求明达的方向上,以免落入自欺的陷阱。真诚而又周全的圣召分辨,关系到聆听在我们心中和周围世界中说话的天主。这既要求我们对内心的愿望保持灵敏度,也要求我们有能力借助祈祷、反省和灵修辅导的过程,来解读这些愿望的实质。

 

愿望的作用

 

督徒要作出合理的决定,不仅要求我们认真对待自己的愿望,而且也要求我们乐意同灵修导师来就它们进行讨论。作为灵修导师的人应该是一个客观的听众和建议者,应该能帮助我们避免因着内外情形的失衡和片面,而掉入陷阱。在多玛斯·牟顿看来,很重要的一点是,我们要将愿望的作用视为天主旨意的标志,并要在灵修辅导之中真诚地面对这些愿望。因为我们发自内心的愿望与天主旨意之间经常存在着联系,牟顿告诫人们到灵修导师那里去寻求帮助,使自己变得真诚,而不是虚伪。他写道:“我们必须坦露心间珍藏的隐秘的热望。这样,我们便能了解我们究竟是谁。”他强调了体察我们“圣洁的精神愿望”的重要性,因为它们“确实让我们有可能把一种特别的、发自内心的、个人意义上的礼物,来向天主呈上。”如果确有这样的礼物,根据牟顿的看法,十分肯定地说,天主要从我们这里得到这份礼物。于是乎,“那个神圣的、谦卑的、真诚的愿望,可能就是上主向我们发出要求的信号之一”。牟顿的观点对于圣召分辨来说是极为重要的:我们深切的渴望,有时候正是天主旨意的重要标志。

我们在辨别方面会出差错,因为我们不知道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一颗在内摄作用下得以填补的心灵,或者天主的暴君形象,都可以使我们觉察不到自己的愿望。经常地,教义上涉及天主旨意的观念,也会使我们抱着虚浮的心态去篡改自己真实的志愿。当我们把天主看作是一位严厉的立法者,并认为祂对我们的想法和愿望都毫无兴趣,且祂所关心的只是要把一套僵硬的、预定的计划强加给我们时,我们的辨别能力就被彻底地破坏了。我们蒙召是要在盟约的关系中与上主积极地合作,以上错误的态度直接受到了这个事实的挑战。圣保禄提醒我们,“我们原是天主的助手”(格前3:9)。作为与天主共事的人,我们蒙召要在世界上为天主国作出大量贡献,要对天主的事业起到推进作用。在这种合作中,我们不该是被动的呆板的工具,我们的根本召叫就是成为跟随基督的人。我们满怀爱意地自发地协助天主工作,实际上是天主恩宠的宝贵功效。牟顿发出警告:“阻挠对于天主工作的积极参与,就是抗拒天主最宝贵的旨意。”类似地,在一篇论及愿望在灵修生活中所处地位的论文中,耶稣会会士爱德华·基内克(E.Edward Kinerk, 1943-)认为,愿望能够通过产生能量及体力来激励我们的灵修:“如果我们没有勇气面对自己为上主与事奉祂所抱有的强烈愿望,我们就没有善用人性活力的丰厚资源,以及天主赋予我们的火热激情。”

我们发自内心的愿望是天主对我们旨意的宝贵线索。然而,由于我们会对发自内心的冲动起猜疑心,便经常对这些愿望持怀疑态度了。我们“对自发性本身感到害怕,”牟顿说,“因为我们有着很深的偏见:一切自发的事物都是自然而然发生的,对于超自然的事情,就一定是截然不同的——它必定会令我们沮丧和反感。事实上,是大不相同的。”当我们对自发性感到害怕时,就会掩饰内心的愿望,有时甚至会对自己隐藏愿望。如此这般地压抑愿望,就阻碍了分辨的过程,因为只有当我们的愿望走出无意识的洞穴,被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才能得到检验。唯有怀着祈祷的心来进行辨别,我们才能看出哪些愿望是天主旨意的真正标志,哪些不是。用布鲁格曼的话来讲,只要“与天主的计划相关联”,就无法为圣召下定义。

 

真实愿望的本质

 

倘若愿望会对我们圣召性质的生存发挥指导作用,我们就需要能够区分何谓真实的愿望,何谓不足以被视为真实的愿望。在针对愿望展开四重假设时, 基内克所提供的一些标准,可以相帮我们理出头绪来。

第一,即使所有的愿望都是人实际经验到的,它们也不会尽都真实。例如,一名受到别人伤害的虔敬基督徒可能会同时产生报复的念头和宽恕的愿望。但是,他/她很可能将宽恕的愿望判定为更真实的愿望,因为宽恕的愿望是源自他/她更深沉的层面。这样的人也许会依循这样的路线进行反省:“当我想象自己是个宽仁的人时,我就会更真实地感知到这是真实的自己;当我怀揣着报复的念头,我就会觉得是违背了我想成为的那种人。”宽恕的愿望是更为真实的,因为它更准确地表达了虔敬基督徒真正愿意做到的事情,即使他/她受到强烈报复欲念的驱使。要区分真实的和不足以被视为真实的愿望,这样便牵涉到一个摸索和可能犯错的过程,因为我们经常很难了解自己更深层的愿望,也难以把它们同那些肤浅的愿望以及瞬息闪现的愿望加以区分。

第二,我们真实的愿望是圣召性质的。我们所向往的东西是丝丝入扣地与我们的真实自我相关联的。执意要弄清楚“我是谁?”这个问题,是不会得到直接答案的。基内克坚持认为,真实的愿望从根本上起到了启迪心灵的作用。除非我们明了自己真正的向往所在,就不可能真正地认识自己。只有通过问问自己“我想要的是什么?”,我们方能渐渐领悟到自己独特圣召的实质。我们越是真诚地认同自己真实的愿望,就越会在更大程度上让这些愿望来铸就圣召的抉择。若望记录了耶稣起初选召门徒时的发问“你们找什么?”,正是要求他们审视自己的真实愿望。门徒们在信仰探求的过程中,当耶稣经过若翰施洗的约旦河岸时,他们直觉地意识到自己受到耶稣吸引去跟随祂。耶稣正是通过引导他们省察内心的愿望,从而帮助了他们进行了圣召分辨。

第三,我们的愿望越是真实,它们就越会激发我们去荣耀上主。我们所有人都在某种程度上经验过对上主的那种焦灼的渴望。每当我们真诚地回应了这种渴慕之情,也就是回应了天主的恩宠——祂把这种愿望埋藏在了在每个人心中。我们最真实的愿望是最终发源于这个层面。它们可能不总是借助显而易见的宗教语言表达出来,但是,它们总是会感动我们将自我奉献给天主和他人,并远离自我中心意识。基内克声明:“在这个层面上,‘我的愿望’和‘天主赋予我的愿望’之间的区别开始变得模糊了。我们越是进入内心深处,就越会体验到自己独特的愿望——同时也是天主赋予自己的愿望。”因此,心灵的探索为圣召分辨是至关重要的,因为对于我们发自内心的愿望来说,天主就是恒常的源头。由于自欺欺人的危险是严峻的,我们便需要和可以提供客观看法的他人一起,来检验自己的愿望并对它们进行解读。不过,在圣召分辨过程尚未遭到阻断的情况下,这些愿望是决不能被低估或忽视的。

第四,真实的愿望通常是在某些程度上指向公众的。这看似矛盾,但却是再真实不过的。我们的愿望虽是反映了内在自我最具个人特质的东西,而与此同时,当我们检视它们的根源时,却发现它们是出于对公众价值的考虑,而非仅仅关乎个人利益。用基内克的话来说,“肤浅的愿望——如同那些与消费主义相关的愿望——极其形象化地显示了我们文化方面的自我陶醉,而更真实的愿望总是会使我们走出自我,融入到人类社会中去。”由此看来,诸如为饥民提供粮食、为赤身的人提供衣物、善用我们的才能为他人服务……比起私人动机,这些愿望是更令人信服的。这些愿望之所以更为真实,是因为它们反映出了我们作为社会化个体的本性。

在为生命作抉择的挣扎过程中,这些关于真实愿望的洞见是非常有用的。合理的分辨要求我们不单要注重内心的积累,还要懂得如何从灵性的敏锐角度来解读它们。如果我们不具备灵性辨别力的话,就会在受到误导之时不堪一击。懂得区分真实的愿望和不足以被视为真实的愿望,会提高我们的判断能力,以至于辨别出哪些是值得我们托付终身的,哪些则是我们应该弃之不顾的。

 

全心全意的向往

 

能够在“只是想要些什么和真正想要些什么”之间作出辨别,将有助于我们确定哪些愿望应该对生活方向有所影响。在德国哲学家罗伯特·约翰(Robert Johann)看来,为自由而战并非指我们没有足够的选择机会,而是指我们并不真的向往我们所选择的。我们不断地做出自己并不完全中意的选择。我们即使做出了选择,却意识到它们和自己的兴趣和愿望并不一致。因此,我们的内心产生了分裂,做选择时也是三心二意的。要做到无拘无束和毫无抵触,我们的向往就必须是全心全意的。全心全意的向往应当是生命抉择的根基。

我们必须要认真对待自己的愿望,因为“它们指出了我们寻获事物价值的唯一途径”。不过,约翰警示我们,认真地对待自己的愿望不等于是采取不闻不问的态度,也不等于是听凭它们自生自灭。因为愿望只是对目前事物作出的回应,愿望的产生是渐进性的。只要我们未曾查验过各种向往的前因后果,它们就永远是断断续续的。我们若要使自己全心全意地存有向往,就不仅要把握住愿望本身,而且还要在它的实际关联中把握住它。我们必须将生命视为整体,从它对生命意味着什么的角度来进行了解和作出评估。例如,一个承诺要忠于妻子的丈夫,实际上不会选择和女同事调情,或者在公司圣诞联欢会之后到她的公寓饮酒恣情,因为他意识到,自己那短暂的要和她亲近的欲念很可能会危害到忠于婚姻的深切愿望。他的风流欲念并非完全符合他的心念,因为他不愿意那与对方发生性关系的潜在后果落到自己头上。

全心全意的向往要求我们进行思考和反省,要求我们从眼前的好处及快感中撤离,姑且看看它们会把自己引向何方。这意味着,我们要拒绝认可自己最初的反应,直到它们的佐证经过了查验,得到了证实。当头脑告诉我们说自己并不想完成已经起头的某件事,我们就无法全心全意地存有向往。简而言之,思考之目的既不是为了压制内心冲动,也不是为了以此代替心中的向往和情感。更确切地说,思考的功能是将我们的欲念从片断的迷惑中解放出来,从而能使我们全心全意地存有向往。理智与情感是作出全方位决定的两个至关重要的因素。剔除任何一个因素都会严重地有损于整个过程的实现。圣依纳爵在《神操》中教导我们理智和情感如何能够在分辨中融洽地发挥作用,同时,天主圣神在人类心智中的运作,影响着人的理智和情感。

 

整合理智、情感和宗教经验

 

圣依纳爵为“做决定”或“做抉择”所规划的指导方针,着重强调了理智与情感的整合。他的倡导所涉及的个人抉择是立足于个人宗教经验之上的。因此,他的教导是为使个人在做抉择的整个过程中,得以尽量提升对天主所施加影响的敏感度。为让人对天主的影响保持警觉,他分三种机制描绘了天主是如何对面临抉择的个人加以引导的。

第一种机制运行在上主“感动并吸引一个信心坚定的虔敬人的意志时,抑或是对于一个稍有犹豫的人,天主向此人彰显出来的内容”。圣依纳爵引用的例子是圣保禄和圣玛窦对基督初次选召门徒时作出的回应。从现象上来看,这首次的经历可被视作是宗教的高峰经验,发生在当事人被确凿无误的内心感触所震撼,以至于对该做什么样的决定有了把握。在这种时刻,此人可能会经验到深沉的一拍即合的促动,并直觉地认定该如何进行操作。或许此人会觉察到,自己内心的需要(觉得自己必须要做的)和天主的旨意(认为天主要自己做的)是完全一致的,以至对于行进的方向不持有任何怀疑。且不说深思熟虑,这种个人“领受真理的时刻”会在没有任何先兆的情况下突然临到,就像是一束具透析力的强光照射过来,无需等做了决定再说。

第二种机制是做决定的步骤,依纳爵强调了情感承载知识的能力。这是指在做决定时,人必须依靠情感的慰藉或者忧伤来觉察天主所施加的影响。对于在灵修路途上虔敬进取的人们,依纳爵清楚地知道,灵性的慰藉就是各种积极情绪的综合,具有激励和支持作用,并使人相信将要做的决定是正确的;他将忧伤看作是消极情绪的综合,会使人泄气和怀疑,对将要做的决定持否定态度。这种设想表明,情感可以成为人接受上主引导的指示器。

三种机制强调了做决定的推理过程。要当事人想象在生命垂危时回顾自己的存在目的(即“赞美、朝拜、事奉天主,并因此而得救”)。此人被要求针对诸多做过的抉择列出正面和负面的因素。在此过程中,先假定人能够感知到上主的引领。就像在价值观辨析的练习中要征询人们,若是他们顶多只能再活一个星期,他们将做些什么。这种依纳爵的方式注重人在死亡边缘体悟到的真谛,可为现今要做的抉择提供一个透视图。换句话说,它要求人们预先考虑一下,当面对死亡的时候,他们最认准的是什么。神学家迈克尔·布克雷(Michael J.Buckley)指出,依纳爵的才华不在于他寄希望于超个人的作用力、情感的吸引力、思考的过程,并将它们视为保证天主引领的重要安全系数。也有其他人认同这种兼容并蓄的观念。然而,依纳爵对于这三种机制的解释是独树一帜的,是不乏独创性的:它们是人宗教经验中相互关联的因素。布克雷坚称:“依纳爵所提供的是一种架构,每一种机制都在其中占有显著的地位,缺一不可。它们建立起了彼此协调的关系,于是发挥出了一种综合效应。领受此教导的人需要对每一方面形成认识和作出回应。”

 

情感给予人的确定性

 

“综合效应”这一词组恰如其分地表述了依纳爵决策架构的理想效果。假设一个人是真心实意地致力于承行天主的旨意,并消除了妨害自由的各种过度的依附,如果这人的决志是源于情感和思想的整合,那么所做的决定就是考虑到各个层面的。为寻求这个整合,依纳爵将互补的动力引入了第二种和第三种机制之中。他引导决志者借助第二种机制的提示,透过悉心关注自己的情感,从而得以基于第三种机制的理性方式去寻求情感上的确定性。也就是说,围绕要做的决定,人应该密切关注自己的情感,因为情感正是因着要做的决定而生成,情感让人确定选择的正确与否,抑或人需要对之提出疑问。经过一段时间的试验后,如果积极的情绪(如:平安、喜乐、希望、信心)占了上风,那么,很明显,情感已经联合理性生成了和谐效应。不过,如果消极并搅扰人的情绪(如:疑惑、恐惧、焦虑、沮丧)持续存在的话,要下定论还为时过早,人应该继续进行这些步骤,直到借助思想和情感的联合使内心生发了和谐。

相反地,人若是基于第二种机制的情感路线来做决定,也应透过第三种机制去寻求理性方面的确定性。威廉·彼得斯(William Peters)在他对《神操》的注释中,引用《1599年指南》证实了这一点。他提到,依纳爵的密友若望·鲍良高(Juan de Polanco)认为,凭借第二种机制做出的选择要胜过运用第三种机制得出的结果。但他补充道,为明智起见,决志者不妨用第三种机制的方法来检验一下最终的选择。

显而易见,是依纳爵设计了基于情感和基于理性的两种互补机制。依纳爵的若干步骤旨在将生命的抉择建立在知觉认识上面,而不是立足于神学的抽象理论之上。这根据依纳爵学者若望·弗特瑞尔(John Futrell)的观点,这个过程包含了同时关注“反省中连续不断的思绪,以及伴随这些思绪出现的情感反应——有助于肯定或质疑反省的取向——思想和情感使理解逐渐得到深化——知觉的认识便形成了。”

 

关照整个机体

 

依纳爵的策略是今天“全人决策”的雏形,它鼓励人们不单要根据理智来做决定,而且还要依据情感、意识、身体知觉及想象方面传达出的信息。心理学家詹姆斯·辛姆金(James Simkin)叙述了阐明这种方法的一个例子。他曾经指导过一名为工作存留问题进行思想斗争的咨询者,那人当时刚刚与一位朋友共同开办了一家商号,而他却拿不准是否该留下还是该离去。辛姆金要求咨询者想象他执意守住生意承诺的情景,在尽量以生动的画面想象这个选择可能带来什么后果的时候,辛姆金提示那人留意肢体的感觉。当求助者想象自己继续留在商号里的时候,他感到胃部发生了痉挛。然后,辛姆金引导他设想其它的选择,他发现自己的胃部开始纾解并松弛下来。接着,心理治疗师要求他继续让思绪在两种想象之间往返,同时注意身体的反应。当求助者这样做的时候,他发现一种周而复始的现象:每当想象自己留在商号里面,他的体内就充满了压力;每当想象自己放弃生意往来时,他的身体就开始感到轻松。

辛姆金所援引的这则案例证明,在决策过程中想象、情感、意识、身体知觉所传出的信息是非常有用的。拥护全人策略的心理学家卡尔·罗杰斯(Carl Rogers)说:“我整个机体对于处境的感知要比我头脑的感知更为可信。”他进一步表明:“当我逐步更深切地相信我的全人反应时,我发觉能够凭借它来引导思考……当我了解到它要比理智更高明时,我将之视作个人完整经历的可信部分。我肯定它也会出错,但我相信,它要比单单凭借头脑的意识来得可靠。”

罗杰斯和辛姆金等心理学家所提到的决策过程中的那些因素,是同样适用于分辨过程的。往往当思想定型的时候,其它信息来源诸如情感、身体反应和直觉等,都可以被忽略不计。用纯粹理性的方式来进行分辨会使人殚精竭虑,因为它不能洞见天主在人的宗教和情感经历中所施加的影响。拿全人决策来说吧,为作出良好的分辨,人必须重视境况中自己的全人感知。在科学技术占主导地位的社会里,情感经常被认为是不可信的,冷漠无情却被当作是最适当的态度,因而得到推崇。尽管如此,基督信仰传统坚持主张,我们必须要在生活的各个层面向天主开放,以便让天主来触动我们,因为没有一个层面能够躲避基督圣神的影响。正如依纳爵所提醒我们的,我们可以在认识过程中,在各类情感状态中,也在宗教经验中与上主相遇。

 

作出奉献并保持承诺

 

成功的圣召分辨会令人产生一种满足感——使人感到在天主的助佑下,自己找到了一份值得全心奉献的使命。然而有些人因着不能作出承诺而在分辨过程中屡屡受阻。这种软弱无能似乎是出自若干彼此纠结的谬论。

首先,流传着这样一个说法,“人哪里出了问题,哪里的生活方式就随心所欲。”要清楚地详加说明,对于和现实世界具体接触的人们来说,它的荒谬性是再明显不过了。虽然如此,这种谬说微妙地阻止人去作出奉献并保持承诺,它促使人去无休止地追寻完美的生活模式、工作或者配偶。成熟的基督徒必须自问的问题是:“什么样的圣召能够使我完整地活出基督双重爱的诫命?”这种对爱的聚焦会让我们富有创造性地应对生活中的任何问题。在我们致力于爱天主和爱邻人的过程中,会遇到各种问题;正视这些问题,是一条成圣的途径。这便是主改造我们心灵,使我们更肖似于耶稣的途径——耶稣充满磨难的生活引导祂为了我们的缘故受死在十字架上面。因此,问题不该被看作是我们蒙召道路上的障碍,而是应被当作是主召叫我们将祂牺牲的大爱具体化的途径。没有一种生活方式不存在问题,因此,我们的任务就是要分辨哪类问题最大程度上能够拓展我们的能力,让我们像耶稣一样去关爱并服务他人。

第二种谬论是,“在未进入坟墓之前,我可以享用一切!”我们若是头脑清醒,便会知道这不过是个梦想罢了。我们中有许多人固执地拒绝承认作为受造物的局限性。通常,只有中年危机才能迫使我们勉强地、屈辱地承认我们的生命真是有限的。因而,通常在劳顿失意的状态下,我们更倾向于关注生命中缺失的那20%或30%的部分,而非已有的70%或80%的部分。因为生命多少有些就是一种处境,只有当我们在天上的耶路撒冷安息主怀的时候,才会达到最终的圆满。到那时,正如奥斯定深情地祈祷过,我们的心如不安息在上主怀中,便不会安宁。顺从于这项信仰真相就是智慧与内心平安的开端。人类生存的痛苦定规是,作出一个抉择就必然要牵涉到某些排除。在作抉择中,每一个“认可”就意味着对其余选项的“否定”。若是我认可缔结婚姻关系,就代表着我拒绝了独身生活所能享有的清静和机动性。若是我认可独身生活的逸趣,就代表着我拒绝了拥有自己孩子的喜悦。人的成熟度反映在与局限性和平共处的能力上面。人若是拒绝接受局限性,便不能有所投入和付出。在想象和欲望的世界里,局限性的缺失剔除了抉择的必要性。然而,真实的世界是由局限性来界定的,我们作为基督徒是蒙召的一群,要将基督的爱体现出来。人的成熟在于作出明智的、用心的抉择,而不是逃避承诺。

第三种谬论是,“因为我处于苦苦挣扎之中,我一定不是被召来度这种生活的。”在此,关键是要分清圣召以及个人发展方面的挣扎。例如,做丈夫的或是做妻子的都可能为反复出现的婚姻问题作出错误的推断,认为自己并没有蒙召度婚姻生活。与其怀疑婚姻圣召,他们也许还不如寻找一些改善配偶关系的途径。或者,一名与孤寂抗争的司铎会错误地断定他没有独身的神恩。与其怀疑圣召,他也许还不如摸索促使自己发展与天主及他人更密切关系的方法。某些持续不断的挣扎表明,无论怎么尝试,“鞋都不合脚”。另一些挣扎,绝不是指我们没有圣召,而是邀请我们在努力忠于自己圣召的方面有更多的长进。

与之密切关联的还有另一种对个人奉献有害的谬论。通俗地说来,它认为,“只要我不在此地,就不会有这问题。”这种谬误促使人们逃避生存的处境,寄希望于通过不断的迁徙去解决一切问题。这种做法的困难在于,人又会在新的环境中发现同样的问题,如影随形。比起生活的具体场景,他们的问题似乎更大程度上与他们的感知方式、情感模式和行为样式有关。认不清这项事实,使许多人陷于徘徊游荡的生活而不能自拔。希望通过地点转换来平息个人的挣扎,结果只能是以失望而告终,以致不可能作出永久的承诺。这点可以在那些老想换地方的人们身上得到印证,他们是拼命想摆脱一切孤独感。自然,他们的努力是注定要失败的,因为每个人都无法逃避生活中的某种孤独落寞——有时候即使是在所爱的人们包围中,这种孤独感却是最令人伤痛的。一个人独处,或是有时候感到孤单,是人心头的重担,为此,在面对面见到主之前,人是不会有最终答案的。想通过改变承诺和所在地来解决人的孤独问题,只会走入一条死胡同。

从字面上理解,“作出承诺”包含了许多智慧的成分。我们要作的承诺永远不可能是完全现成的,也不可能是为仅供我们来享受的。我们是被赋予了宝贵的机会来创建值得自己付出努力的事情。要做到这一点,我们必须投入时间、精力以及资源,将它们整合到有待作出的承诺之中去,也就是说,为了大有希望的前途,要完整地将潜力发挥出来。离开了个人坚持不懈的投入和付出,承诺是永远不会开花结果的。这对于婚姻、友谊、修会生活和司铎事奉来说是尽都真实的。

一位身为耶稣会会士的友人在青年们的婚礼上告知他们,他们在那一天是付了分期付款的首付款。通过互宣婚姻誓言,双方均作出了承诺,为的是要拥有一份极其贵重的、不能马上支付的礼物——他们无法仅凭一次支付就“购得了”婚姻生活全部的爱。唯有在共处的日常生活中通过定期地“分期付款”,他们才能够实现婚礼那天完满的承诺。简而言之,只有持续不断地投入,才能有助于他们为对方“履行承诺”。在司铎的晋铎日或修会会士的发愿日上,说说类似的话是颇具益处的。

 

 

结论

 

“这孩子将成为什么人物啊?”(路1:66)这是洗者若望的亲戚们提出的问题。这也是对每一个来到世间的人所提出的问题。没人可以作答,除非他/她本人有一天年龄够大,向自己发问:“我该成为什么样的人物?我该做什么才能成为我自己,才能用天主赐予我的才干去过一种充实的生活?”当人问这样的问题时,说明他/她正在面对圣召的问题。

独处中的心灵探索以及与同伴一起摸索,就是圣召的分辨过程。在这种过程中,我们必须要学会认真对待源自内心的信息,并且要认识到,自发的愿望可能就是天主旨意对我们的重要提示。若是以为天主的旨意与我们的意愿毫不相干,就是错谬的。我们必须要去除这样的想法,亦即认为我们的圣召是造物主事先不同自己商量,就独断专行地命定自己要去做的事情。我们的圣召也不是我们脱离了造物主的引领而擅自作出的决定。以神学观点来看,圣召分辨过程预先设定了几条神学真理:

(1)我们可以接近居住在我们中间的天主;

(2)如果我们在静默中收敛心神,在无所畏惧的状态下聆听,天主引导的声音就能够使我们踏上个人圣召的路途;

(3)天主从来不会强迫我们,祂总是尊重我们选择的自由。

天主的旨意是由复活的耶稣藉着圣神传达给我们的。圣神可直接与我们沟通,或是通过他人来触动我们。然而,基督藉由圣神触动我们的方式都是人性化的,直到我们认真负责地作出了决定,去除了对于单独挑担子的含糊态度,圣神的引领才不会是模棱两可的。如果我们所作出的决定完全是由基督所命定的,是我们在圣神感动下的真诚回应,那个决定就是责任重大的。就任何如我们生命圣召的具体决定而论,天主的旨意不是有待于人去搜寻的什么“外在的东西”。通过切实地去尽力回应圣神的引领,我们便能承行天主的旨意。

作为基督徒,我们要对主“天天与我们同在,直到今世终结”(参阅玛28:20)的许诺满怀信心,从而为圣召做出抉择。我们也应当知道:“天主使一切协助那些爱祂的人,就是那些按祂的旨意蒙召的人,获得益处”(罗8:28)。最后,我们要深信主对美好未来的应许:“诚然,我知道我对你们所怀的计划──上主的断语──是和平而不是灾祸的计划,令你们有前途,有希望。”(耶29:11)。

 

 


上一篇:第二章 全人灵修:整合的福音之爱
下一篇:第四章 敞开心扉祈祷上主
 

 


扫描二维码关注我们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本站简介 | 站长申明 | 投稿信箱 | 德兰圣乐 | 有声书馆 | 每日祈祷
愿天主祝福你,保护你;愿天主的慈颜光照你,仁慈待你;愿天主转面垂顾你,赐你平安!小德兰
开站时间:2006-12-24
您永远是第(1)位蒙受祝福者
站长:小德兰 Email:dadelanxiaodel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