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稣谈及第四诫时,声音里带着忧伤:“应孝敬你的父亲和母亲,好使你在上主你的天主所赐你的土地上,延年益寿。”祂仿佛早已看见人心逐渐远离源头的画面,缓缓道出那句令人心碎的预言:
“那自绝于源头的河流……终必干涸。”这话不单是对人世亲情的提醒,更像是一声叹息——真正孝敬天父的人,竟如此稀少。
当我们的孝敬远离了源头天父,就是违背了第四诫的真正精神。这并非意味着我们不尊重尘世的父母,而是指我们忘记了所有权柄的终极来源。父母是天主爱的肖像,而非替代品。当我们把最终的孝敬止步于他们,而无视那创造并托付他们的造物主时,我们便像那自绝于源头的河流,看似在流淌,实则正走向灵性的干涸……”
祂所说的,何尝不是今天许多人的光景?我们忙碌、努力,经营家庭、事业、情感,却悄悄切断了与真正源头的连结。天主本是活水泉源,但我们转身依靠自己,渐渐里面变得干枯——哪怕外表依旧体面,内里却已悄悄死去。
这不是新的故事,而是古老悲哀的延续:人总想靠自己成为神明,却不知离了天主,我们什么也不能做。耶稣早已看见这幕悲剧:家庭不再温暖,人心无处安放,灵魂飘荡直至永远失丧。而祂仍站在那里,以慈悲的声音呼唤:回来吧,我才是你生命的源头。
第四诫最终指向的,是我们与天父的关系。人世间的孝心若没有连接于天主,终会失去根本的意义与力量。有多少人真正明白?又有多少人活出了这样的孝敬?
也许我们都需要停下脚步,安静倾听——那条属于我的河流,是否仍与源头相连?还是早已悄悄断流,正一点一点,走向枯竭?
“上主,你是我们的父亲;我们只是泥土,你是我们的陶工,我们都是你手中的作品。”(依64:7)
祈求圣神触动我们每个人的心,愿干涸的河流重新接续源头,愿流浪的浪子终于重归天父的怀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