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时,耶稣正停留在撒玛黎雅附近的一个小村庄,圣母和玛利亚·克莱帕也来到这里守安息日。就在此时,他们接到了拉匝禄去世的噩耗。消息从伯大尼传来,他的两位姐妹悲痛中离开家乡,前往基乃亚附近的庄园,渴望在那里见到耶稣和圣母,得到安慰。
拉匝禄的遗体已按犹太习俗,用香料细致涂抹,以细麻布带层层缠绕,安放在以枝条编织、拱顶覆盖的棺椁中。
众宗徒重新聚集在耶稣身边,分作几队前往基乃亚。耶稣在会堂中教导众人,安息日一结束,便动身前往拉匝禄的庄园。圣母已先一步抵达。玛达肋纳一见耶稣,便上前泣诉:“主啊,你若早在这里,我的兄弟必不会死!” 耶稣的回答温和中蕴着深意:“我的时候还未到,他离去,原是为叫你们看见天主的光荣。”祂嘱咐两姐妹将拉匝禄的遗物仍保留在伯大尼家中,因祂自己不久必亲往那里。
圣妇们于是启程返回伯大尼,耶稣则与宗徒先回到基乃亚,再转往离伯大尼约一小时路程的一家客店。此时又有信使赶来,带着姐妹二人含泪的恳求,盼主速去,但耶稣却仍未有动身的迹象。祂察觉门徒因等待而不安、低声抱怨,便对他们说:“你们还不明白吗?我所做的,你们如今不知道,后来必明白。”祂不直接解释,却更愿照亮他们内心的局限,唤醒他们对自身软弱的觉察,而非勉强他们理解那超越人类智慧的奥义。祂继续以葡萄园工人的比喻教导他们。
其间,载伯德的儿子雅各伯和若望的母亲听耶稣提及自己使命将尽,便上前求祂,愿自己的两个儿子在祂的国中坐在左右。耶稣肃然回绝:“你们不知道所求的是什么。”
最终,耶稣转身走向伯大尼,一路仍不断教导宗徒。拉匝禄的庄园半在城墙内,半在颓垣外,花园与庭院的一部分仍可见往日的宁静。
拉匝禄已离世八日。家人将他的遗体保留四天,殷切盼望耶稣前来使他复活。他的姐妹曾往基乃亚的庄园等候耶稣,见祂仍不即刻动身,只得返回伯大尼,将兄弟安葬。此时许多友人从耶路撒冷和邻近地方前来,按习俗围坐在玛尔大和玛达肋纳周围,一同哀悼、安慰她们。
将近黄昏,玛丽亚·载伯德轻声走进屋内,对坐在众妇人中的玛尔大低语:“主来了。”玛尔大立刻起身,与她一同悄悄走向后园。玛达肋纳正独自坐在园中的凉亭下垂泪。玛尔大体贴妹妹的心,将耶稣将至的消息先告诉了她,好让她最先迎接主。但玛达肋纳并未立即前去——因耶稣正与门徒在一起,她不便近前。
暮色渐深,玛达肋纳回到屋内陪伴其他妇女,玛尔大便独自出去迎见耶稣。祂与宗徒及随行的人正站在家园入口一座敞开的亭子前。玛尔大上前与耶稣交谈片刻,又急忙转回。此时玛达肋纳也已出来,她一见到耶稣,就俯伏在祂脚前,泪如雨下:“主啊,你若在这里,我兄弟决不会死!”在场的人无不落泪。耶稣见她们如此悲伤,心中深受感动,也不禁流下泪来。祂就生命与死亡的意义向众人讲了一番深切的话。围立在亭外的人群愈聚愈多,有人低声私语,不解耶稣既能使死人复活,为何不早些来到,免去这场死亡。
破晓时分,耶稣带着宗徒前往墓地。拉匝禄的两位姐妹、圣母及其他妇女约七人同行,还有许多百姓跟随,人潮涌动,几乎像祂受难日那天一样喧扰。他们沿一条小径前行,两旁绿篱茂密,穿过一扇园门,再走一刻钟,便到了伯大尼有围墙的墓园。
墓园门口,一条小路蜿蜒而出,环绕着一座小山。山中有凿石而成的墓道,内以栅栏分作数室,尽头设有铁栅门。从入口可直望到底,对面出口透进微光,映着外面摇曳的树影。
拉匝禄的墓穴正在入口右侧,下了几级石阶便到。那是一座长方形的石穴,深约三尺,覆着一块石板,其中安放一具以细枝编成的棺椁,遗体静卧其中,周围尚可容人站立。耶稣与几位宗徒走下墓穴,圣妇们和玛尔大、玛达肋纳留在入口。群众拥挤,有人甚至攀上墓顶和围墙,争看究竟。
耶稣吩咐宗徒:“挪开石头。”玛尔大急忙说:“主啊,已经四天了,他必已发臭了。”耶稣温和却坚定地看着她:“我不是对你说过,你若信,就必看见天主的光荣吗?”
他们移开石板,又揭起下面一层轻盖,棺椁呈现眼前。耶稣举目望天,用清晰、响亮和庄严的声音向天父祈祷:“父啊,我感谢你,因为你已俯听了我……”随后,祂以洪亮的声音呼唤:“拉匝禄,出来!”
那死了的人就坐了起来。群众惊动推挤,耶稣吩咐将众人稍稍拦在墓园墙外。宗徒上前解下他脸上的布,松开手上脚下的细麻带,除下殓衣。拉匝禄如同大梦初醒,颤巍巍踏出墓穴,面色苍白如幻影。宗徒急忙为他披上外衣。他步履不稳,却一步步走向洞口,经过主的身旁,直向姐妹与其他妇女站立之处——她们又惊又畏,连连后退,几乎不敢相认。
她们俯伏于地,不敢触碰。就在这时,耶稣也从墓中出来,伸出双手,满带慈爱与权能,将他牢牢握住。
众人一路护送拉匝禄返家,人虽拥挤,却弥漫着肃静与敬畏。拉匝禄脚步虚浮,踉跄而行,似仍在死影之下,耶稣始终走在他身旁,亲友涕泣跟随,无人作声,心中充满惊异与感动。
行至旧园门,绿篱依旧,他们转回原先出发的林荫路上。耶稣带拉匝禄与门徒进入园中,群众则围立门外,喧哗中夹杂着赞叹与不解。
就在此时,拉匝禄如同朝圣者遇见圣者,俯身跪倒在耶稣脚前。耶稣扶起他,温言抚慰,随后众人一同走向百步之外的家中。
耶稣、宗徒们和拉匝禄单独留在餐厅里。宗徒们围绕耶稣和跪在祂面前的拉匝禄站成一圈。耶稣将右手按在他头上,向他缓缓吹了七口气——那气息带着光,如同生命的微风。我看见一股黑雾般的阴影从拉匝禄身上退去,魔鬼化作一个黑色有翼的形像,无力而愤怒地向后退出圈外,腾空而去。藉这神圣的仪式,耶稣将拉匝禄全然奉献于自己的使命,洁净他与世俗和罪恶的一切牵连,并以圣神的恩赐坚固他。祂谆谆告诫拉匝禄,自己使他复活是为叫他专心事奉,并预言他将因犹太人而遭受大迫害。
直到这时,拉匝禄仍穿着入殓时的麻布。他退到一旁,终于脱下寿衣,换上平日穿的衣裳。这一刻,他的姐妹和亲友才第一次涌上前拥抱他,喜极而泣——因为此前他身上仍带着坟墓的气息,令人不敢靠近。在这段时分,我看见拉匝禄的灵魂在离体的日子里,曾安歇于一个宁静无苦之处,只有柔光朦胧照亮;他在那里向义人们——若瑟、若亚敬、亚纳、匝加利亚、若翰等——一一讲述救世主在世间所行的奇事。
藉着救主这一口生命之气,拉匝禄领受了圣神的七恩,完全摆脱了属世之物的缠累。他比宗徒们更早领受这些恩宠,因为他藉着死亡亲睹了伟大的奥迹,窥见了另一个世界。他确曾死去,如今却重获新生——正因如此,他能以纯净之心领受这些恩宠。拉匝禄的存在,本身就是一个深远的象征,一个活的奥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