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群押解耶稣从盖法往比拉多衙门的人,心硬如铁,穿行在耶路撒冷最拥挤的街市。那时正值逾越节,满城是来自各地的朝圣者和外方人。队伍从熙雍山往北,经过房屋密集的山谷窄街,穿过名叫阿刻勒的地方,沿着圣殿西边,走到比拉多的府邸和审判堂。这府邸就在圣殿西北角,面对着市集广场。
盖法和亚纳斯带着许多身穿礼服的公议会成员,昂首走在最前面。后面有人捧着经卷,再后是许多经师和其他犹太人,其中夹杂着假见证人,还有那些在前一夜激烈控告上主的法利塞人。隔了一段距离,我们亲爱的主耶稣被兵士和先前捉拿他的六个差役围在中间,仍然被绳子捆绑,由刽子手牵着走。群众从各处涌来,一路讥笑呼喊,加入行列;路边也站满了围观的人。
耶稣身上只穿着那件织成的内衣,沾满污泥。粗糙沉重的铁链从颈项垂下,走路时不住碰击他的膝盖。双手像前一天一样被铐住,四个刽子手用系在他腰间的绳子拖拉他。经过整夜的凌虐,他的容貌完全变了样。他步履蹒跚,憔悴不堪,头发胡须被扯乱,脸被打得青肿。在不断的侮辱和讥嘲中,他被人推着向前。群众中有许多是受了权贵指使,特意来讥笑他,重提圣枝主日他荣进耶路撒冷的事。他们用各种君王的名号戏弄他,朝他脚前扔石头、木棍、碎木片和脏布,唱歌喊叫,讽刺他那次的隆重进京。刽子手一路推拉,用绳子拖他跨过路上的障碍,使他受尽折磨。
离盖法家不远,在一处屋角,耶稣那有福却痛苦的母亲,同玛达肋纳和若望挤在一起,等候队伍经过。圣母玛利亚的心灵虽常与耶稣同在,但只要有可能,她的爱就催逼她亲身走近他的道路,跟随他的足迹。半夜在盖法公堂见过他以后,她在晚餐厅只停留了片刻;天一亮,耶稣刚从监里被带出来受审,她就起身,披上外衣和面纱,对若望和玛达肋纳说:"我们随我儿子到比拉多那里去吧,我定要亲眼再见他一面。"他们抄近路赶到队伍前头,在那里等候。
耶稣的母亲明知儿子的处境,灵魂里时常看见他,但内心的景象总笼罩着他爱德与忍耐的光辉,是他为完成赎罪牺牲所发的荣光。而如今,现实赤裸裸地显露在她眼前:耶稣那些傲慢恼怒的敌人——本该事奉真天主的大司祭们,身穿祭服,心里却充满恶毒、欺诈、虚妄和亵渎,正谋划杀害天主的计谋。天主的司祭竟成了魔鬼的奴仆!啊,多么可怕的景象!喧闹的人声、群众的叫喊……最后,是天主子、人子、圣母玛利亚的亲儿,面容毁伤、遍体鳞伤、锁链缠身,被刽子手连推带拉,跌跌撞撞地走着,淹没在讥笑和咒骂的浪潮中。啊!在这地狱般的风暴中,他受尽苦楚,却独显安宁,仍怀慈心祈祷——若非如此,圣母玛利亚几乎认不出他来,他的容貌已被毁得不成样子。他仅有的内衣,也被恶意的差役故意玷污,沾满污秽。
当他走近时,她如同任何母亲一样哀呼:"哀哉!这就是我的儿子吗?啊,这就是我的儿子!耶稣,我的耶稣!"队伍匆匆走过。耶稣转头向母亲投去充满深情的一瞥。她顿时支撑不住,若望和玛达肋纳便扶她离开。但她稍一恢复,就立刻请若望再带她往比拉多府邸去。
耶稣在这路上,也尝到了"患难中遭朋友离弃"的滋味。敖斐耳的居民原本聚在路旁等候,但一见耶稣如此被轻视、容貌毁伤,被刽子手们围在中间,他们的信心就动摇了。他们无法相信君王、先知、默西亚、天主子竟会落到这般光景。法利塞人经过时还嘲笑他们说:"看,你们的好国王!快朝拜他吧!哈,他现在要去加冕,快登宝座了!他的奇迹到头啦,大司祭已经破了他的邪术!"这些曾受耶稣无数恩惠的穷人,看见本国最尊贵的人——大司祭和公议会成员——竟这样对待他,信心就受了挫伤。其中善良的满心困惑地退去,心术不正的却趁机加入嘲笑的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