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德兰爱心书屋  
 
小德兰爱心书屋
 
最新公告
小德兰爱心书屋最新公告 有一天,我做了一个奇怪的梦,至今让我难忘。梦中,我看到一本打开的用石头做的书,我用舌头去舔它,觉得有一种甜味,我就更用力去舔,最后从这本书里流出活水来了。从那以后,一种想要了解、学习的迫切渴求在我心里扩展开来,我燃起的强烈的愿望要在真道上长进。   我爱上了灵修书籍,我感觉好像是主亲自为我挑选那些有益精神修养的读物,主不喜悦我看那些世面流行的书籍,因为只要我一看到那些他不喜欢我看的书,我就有一种厌恶的感觉。主保守我,那样细心地防护着我,从那以后我从未读过一本不良的书籍。   善良的书使人向善,这些圣人的作品,渐渐地印在了我的脑子里。读这些圣书时,我思潮汹涌起伏,欣喜不能自已。书中谈到这些圣人们如何在与主的交往中得到灵命的更新,德行的馨香如何上达天庭。啊,在这世上曾住过那么多热心的圣人,为了传播福音,他们告别亲人,舍下了他们手中的一切,轻快地踏上了异国他乡,到没有人知道真神的世界里去。啊,若不是主的引领,我可能到死还不认识他们呢!   我的心灵从主给我的这些圣人的言行中选取了最美的色彩;当他们的一生在我面前展开时,我是多么的惊奇、兴奋啊!当我读到他们为主而受人逼迫、凌辱,为将福音广传而被人追杀时,我为他们的在天之灵祈祷,我哭着,为自已的同胞带给他们的苦难而哀号。我一遍遍地重读那一行行被我的斑斑泪痕弄得模糊不清的字句,那些被主的爱火所燃烧而离开家乡来到中国的传教士,我多么爱你们啊!我心中流淌着多少感激的泪水。   他们受苦却觉得喜乐,因为他们爱主,他们感到能为主受一点苦是多么喜乐的事。他们受苦时仍在唱着感谢的歌,因他们无法不称颂主,因主使他们的心灵洋溢了快乐;他们激发了我内心神圣的热情,在我的心灵深处燃烧起一股无法扑灭的火焰,他们那强有力的言行激励我向前。   我一面读,一面想过着他们这样圣善的生活,也立志不在这虚幻的尘世中寻求安慰。我一读就是几个钟头,累了就望着书上的圣像沉思默想。啊,当我想到我有一天还要见到他们,亲耳聆听他们的教诲,伴随在他们的身边,和他们一起赞颂吾主,想到那使我欣喜欢乐的甜蜜的相会,这世界对于我一点吸引力都没有了。   从这些书籍里,我认识了许多爱主的人,他们使我更亲近主,帮助我更深的认识主,爱主。这些曾经生活在人间的圣人圣女,内心隐藏着来自天上光照的各种宝藏,听他们对悦主的甜蜜喁语,我也陶醉了。主藉着这些书籍慢慢地培养我的心灵,当我看到这些圣德芬芳的圣人再看看满身污秽的我,我失望过,沮丧过,哭泣过,和主呕气过,甚至埋怨天主不用祂的全能让我立刻成圣。但是主让我明白,灵命的成长需要时间,成长是渐进的,农民等待稻谷的长成需要整个季节,才能品尝丰收的喜悦,我也要有谦卑受教的态度才能接受主的话语,要让这些圣言成为血肉(果实),是需要时间的。   从网上我读到许多有益心灵的书。当我首次读到盖恩夫人的传记时,清泪沾腮,她的经历强烈地震撼着我的心,我接受到了一个很大的恩宠,使我认识了十字架是生命的真正之路。读圣女小德兰的传记时,我又有别一种感受,我看到了一个与我眼所见的完全不同的世界,那里没有争吵,没有仇恨,没有岐视,那是主自己在人的心里建造的爱的天堂。还有圣女大德兰的自传,在这位圣女的感召下,我初领了圣体,从圣体中获得无量恩宠。这些书引我向往那超性的境界,向往那浑然忘我的境界,从此无益的书一概不看了。我一遍遍地重温这些我喜欢的书籍,一遍又一遍地回味书中那些难忘的情景,我和他们谈心,告诉他们我愿意效法他们,心里多么渴望能像他们那样爱主。   我因此而认识了许许多多圣人,这些圣人中有许多也曾是罪人,使我也能向他们敞开心门。我一会儿求这个圣人为我转祷,一会儿求那个圣人为我祈求圣宠,这些圣人使我的生活变得丰富多彩。我想,既然他们真心爱天主,那么他们也会真心爱我。现在他们和天主如此接近,当世人向他们祈求时,他们也会想方设法将我的祈祷告诉天主的。就这样,他们和我共享生活的体验,不断地把上天仁爱的芬芳散播给我,他们的友谊使我的欢乐加倍,痛苦减半;他们已走过死阴的幽谷,从他们身上我学习到了明辨、通达、智慧、勇敢、诚实、快乐、圣洁等等美德。他们的言行是滋润我心田的美酒。   这些书使我专注于天上的事理,我的很多不良嗜好因此不知不觉地放弃了。我的信德一天一天长大,我知道我的一言一行都有天使记录;我也深信人有灵魂,信主的人有一个美好的家;也相信圣人们都在天上为我祈祷,我并不是孤军奋战;我是生活在一个由天上地下千千万万奉耶稣的名而组成的家庭里,我庆幸自己因了主的恩宠能生活在这个大家庭慈爱的怀抱里;我也渴望所有的人都能进入光明天家,和圣人们一起赞美天主于无穷世!   小德兰爱心书屋启源于一个美好的梦。小德兰希望所有圣书的作者和译者都能向主敞开心门,为圣书广传而不记个人的私利;愿天主赐福小德兰;赐福所有传扬主名的网站;赐福所有来看圣书的人;也求主扩张人的心界,使小德兰能将更多更好的书藉,献给喜欢读圣书的人!从2014年12月18日开始我们使用新域名(xiaodelan.love),原域名被他人办理开通,请您更改您网站或博客上的链接,谢谢。 【请关注微信公众号:小德兰书屋】   
网友佳作Top 10
·假如这是最后一天
·在路上(图文并茂)1
·心灵平安就是福
·美丽的早祷
·生活在感恩的世界里
·谦卑的侍奉
·献给主的赞歌
·有关素食的话题
·献给耶稣
·献给简单的善行的赞歌
网友佳作最新更新
·真福艾曼丽:印记被赐给你不是为了
·真福艾曼丽:神圣的圣诞庆期的无尽
·真福艾曼丽修女在神视中看到的假教
·真福艾曼丽修女确立了大公教会信仰
·每个人身边都有一位格特鲁德,那是
·真福艾曼丽:用拉丁语咏唱,能激发
·中国何时才有拉丁弥撒
·​真福艾曼丽修女用天主赐予
·圣母和真福艾曼丽修女提醒教宗警惕
·梵蒂冈发布的《恳求的信赖》不是对
「我的民因无知识而灭亡。你弃掉知识,我也必弃掉你,使你不再给我作祭司。」
托尔斯泰与自然世界
托尔斯泰与自然世界
来源:选自《素食主义者》月号,英国素食者协会 浏览次数:2134 更新时间:2008-10-15 8:54:32
 
 
 

    列夫·托尔斯泰作为小说家,《战争与和平》和《安纳·卡列尼娜》的作者享誉世界,家喻户晓。相比之下,他的论宗教与道德的作品就显得鲜为人知了。然而作家本人所最看重的,并且希望成为他所以闻于后世的,恰恰是这些作品。

 

    托尔斯泰是贵族地主出身。在那个经济剧烈变动的时代,庄园主占有土地,役使农奴劳作,从中聚敛财富享有特权。农奴则是他们土地上的附属物,直到1861年才在政治上获得解放。托尔斯泰的亚斯纳亚·博利尔纳庄园是一份不算大的家产,但这却是作家一生所钟爱的地方,是他不寻常的事业中一个宁静的停泊港湾。托尔斯泰两岁丧母,九岁丧父,兄弟四人寄养在一个姨妈家中,并在姨妈的监督下受教于家庭教师。这种状况一直到1846年列夫·托尔斯泰入喀山大学学习为止。在学校里,他过的是贵族子弟式的生活。后来,托尔斯泰不无夸张地回忆过自己早年沉湎于声色犬马的放纵生活,包括赌博、酗酒和淫乱等行为,他都心甘情愿地参与其中。在学业上,他先学东方语言,后改习法律,但都未卒业。作家在此后的一生中,都是在严峻的道德考问中度过的,但他也从未停止过对灵与肉完美的追求,不断制定出规则修正自己的生活。大学里无系统的学习之后,漫无目标、无所归依的托尔斯泰同他作军官的弟弟尼古拉来高加索投军。他参加了1854年爆发的克里米亚战争,在塞瓦斯托波尔围城战役中,他虽然擅自行动,不听调遣,却也表现出英勇无畏的品质。

 

    战争结束后的一个时期,托尔斯泰开始漫游欧洲列国。他的足迹遍及法国、瑞士、英国和德国,每到一国便悉心考察当地的教育体制和教学方法。他曾在1859年在自己的农庄为农奴子弟开办学校,实践他所推崇的的自由主义教学主张。欧洲归来,托尔斯泰又重新开办了学校,他的乡学一直持续到他结婚时为止。在巴黎时他亲眼目睹了一次在断头台上公开执行的死刑。人性中的冷酷与残暴激起了他持久的愤慨,更坚定了他反对国家暴力的态度。“我永远不愿为政府工作,不管是任何地方,任何政府。”

 

    1862年,托尔斯泰与索尼亚·贝尔斯,一个十八岁的姑娘,结了婚。婚后几年,琴瑟和谐,托尔斯泰那在他以前的随笔、小说(如《童年》、《青年》、《塞瓦斯托波尔散记》和《哥萨克人》)中已经有所表现的文学才华此时也以两部鸿篇巨著《战争与和平》和《安纳·卡列尼娜》而大放异彩。这两部小说奠定了他作为欧洲文坛巨匠的声誉。然而世俗的成功和家庭的幸福并未使他停止对宗教灵性问题的追寻。这种探寻如一股潜流贯穿作家的一生,虽然有时隐而不显,却始终不绝如缕。早在童年时代,托尔斯泰便表现出对哲学的与他年龄不相称的兴趣。1855年在塞瓦斯托波尔,他在日记中表达了想要建立一种基于理性的宗教的宏伟愿望。“关于神性与信仰问题的探讨使我看到一种卓越而伟大的理想。为了实现这样一个理想,我可以献出我的一生。”这理想也就是要建立一种新的、现世的宗教,这是基督所宣讲的、但又涤除了一切教条和迷信的宗教,一种具有现实精神的,创造现世天堂的,而非仅仅是寄希望于来世的宗教。

 

    在创作《安纳·卡列尼娜》的过程中,这种对宗教的探寻变得更加迫切。列文成了他本人苦恼的化身。他这样叙述自己生活的麻木不仁的处境:“有时候,我感到生活的困惑和无助,好像我不知道该怎样生活,该做什么。我感到如有所失,心灰意冷。”他不能接受生活本没有目标的说法。一个念头在他心里挥之不去,存在本有理由,但这个理由他可能永远也找不到。虽然是知名的作家,有美满的婚姻和幸福的家庭,托尔斯泰却时常起过毁灭自己的念头。他藏着绳索、手枪,几乎想用这些东西结束自己的生命。但他仍是不懈地找寻,想找到那个能赋予生活以意义的答案。“人固有死,然则我的生命有没有一个虽死亡亦不能磨灭的意义呢?

 

    他终究不能一死了之,又转向科学和周围的人寻求启示却终无所获。绝望之中,他终于放弃了理性,开始追寻宗教。唯有信仰能给予人生以意义。“信仰是生活的力量。”托尔斯泰开始研究历史上的各种宗教,佛教、伊斯兰教,尤其是基督教。然而上流社会中的东正教信徒们不能在生活中实践他们的信仰。于是,托尔斯泰转而“接近那些贫寒、朴质的信众,接近朝圣者、僧侣、非正统教徒和农民。”无论过去还是当时,劳动者深悉生命的意义,他们的生活方式吸引着托尔斯泰。他回归了童年时代的宗教。“我重又找到了对那个创造了我,又赋予我某种使命的意志的信仰。”托尔斯泰研究《圣经》,尤其注意于《福音书》中“登山宝训”。他把耶稣训命的精髓约为五条戒律,在《我的信仰》中加以阐发。在1882年的一封信中,他又进一步把五条戒律总结为“勿怒,勿淫,勿诅咒,勿断人曲直,勿争斗。这就是我对耶稣教诲的理解。”

 

   五条戒律指示人与人相处的准则。托尔斯泰随后又试图在基督教教义与如何处理人与动物的关系中间找到联系。“耶稣基督并没有宣讲对动物仁慈。但他讲爱,讲泛爱众生。从他的博爱的教义,我不可能不得出爱动物的结论,这一点在当时只是未及明示罢了。”托尔斯泰博览群籍,其中也涉及东方宗教的经典,并把这些阅读的成果编辑成书,是为《群经循读》。广泛的涉猎使他眼界大开。后来他写道:“生命的意义乃是在于遵循和实践那个永恒的大道的意志。道不远人,人即在道中。而道的意志就存在于一切众生的和睦共处,尤其在于人类的博爱与互助。”

 

    托尔斯泰是逐渐放弃肉食,转而吃素的。其中起决定意义的事件当是F. G. 弗雷(Frey)1885年造访托尔斯泰的庄园。弗雷是俄罗斯人,博闻强记,化名弗雷于1868年赴美国实验共产主义农庄。实验失败后,他取道英国返回俄罗斯。据阿尔莫·毛德所说,托尔斯泰正是从弗雷那里第一次听到关于素食的全面的论述并且欣然接受了他的理论。弗雷引解剖学的理论证明肉食并非适宜于人体的食物,水果和坚果才是理想的选择。托尔斯泰决定从此放弃动物性食物。

 

   素食主义成了托尔斯泰哲学中重要的一个方面,但他关于素食的著论只有《向上阶梯第一步》文章收入了《随笔集》。这实际上是豪尔德·威廉饮食伦理》俄文版的序言。托尔斯泰对屠宰牲畜的谴责曲折隐晦,似乎是因为运思之深而无法轻易言之。他说,达于至善的路是一个道德进益的过程,这个过程遵循一定的顺序,不能越级。美德始于自律和涤除私欲。自律始于战胜贪饕、惰怠和情欲而不为这些基本欲求所胜。而制欲的努力必始于克制饕餮之欲,这就要求斋戒。然则,诸般食物何者当先戒?托尔斯泰认为,必先戒肉,因为肉食使人心躁,冷酷不仁,而且食肉必然伴随对动物的虐待和屠杀。文章以关于图拉的屠宰场的描写作结,意在唤起人们对虐杀动物的反感从而摒弃这种令人生厌的营生。托尔斯泰告诉人们,蔬食水饭本足以果腹。1894年一名记者问他的日常食谱,得知他总是以燕麦粥、面包和菜羹为主食。而且,托尔斯泰说自从他不再食用糖、茶和咖啡,甚至也放弃了牛奶、黄油和鸡蛋以后,他的健康状况大有改善。

 

    1893年的一封信中,托尔斯泰指出,人不应该给动物制造苦难,这种想法正在得到广泛的接受。他还提到了英国,在那里这种人道主义的观点变得越来越有影响力了。他设想种种方法减轻人对动物的依赖,对农业上以机械代替畜力的进步表示欢迎。人可以通过修持自律,勤勉劳作控制自己的欲念,而这样做的第一步就应该从不吃肉,不役使牲畜为交通工具而安步以当车开始。“每一个人都应当从现在做起。”

 

    狩猎本是托尔斯泰自青年时代以来最大的爱好。这其中饱含了他对自然风物的敏锐洞察与热爱,对雕弓射虎、轻骑逐鹿的忘情,也体现着他充沛的精力和过人的胆量。在高加索服役期间的通信中,他激情洋溢的叙述自己驰骋田猎的经历,写他射杀狐狸和灰兔,写他追逐野猪和麋鹿却空手而归。然而,在1885年托尔斯泰断然放弃了狩猎的爱好。这是他的生活在那一年中的又一个重大转变。他的妹丈史蒂芬·贝尔斯在1887年远游归来这样描写他的转变:“出于对动物的深切同情,他放弃了狩猎。他说现在对打猎已不再有丝毫兴趣,而且想到曾经有这种爱好他感到吃惊。”

 

    同时,在了解到美国禁酒运动的情况后,托尔斯泰即放弃了饮酒。他还试图使他的庄园附近的农民也接受禁酒的原则。经过长期的努力,他戒除了烟瘾。在《人为什么愚弄自己?》这篇文章中,托尔斯泰说酒精和烟草都是令人产生轻微的迷狂的毒品,人们甘心遁入这种迷狂却因此更感到良心上的不安。“我们生活中充满了狂惑和愚昧,这完全是因为大多数人终朝每日醉生梦死自我麻痹的结果。”因此,他也同样积极地反对占用耕地种植这些满足人们完全不必要的嗜欲的奢侈品。

 

    在他生命的最后20年里,托尔斯泰继续创作,写出了像《复活》这样的优秀长篇和一些短篇小说及戏剧。针对沙皇政府的暴政托尔斯泰给与不懈的斗争与抗议,并在《天主之国在你心中》等书中反对战争,呼吁和平与非暴力。这是作者最有力量的一本书,曾深深地影响了甘地。

 

 


扫描二维码关注我们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本站简介 | 站长申明 | 投稿信箱 | 德兰圣乐 | 有声书馆 | 每日祈祷
愿天主祝福你,保护你;愿天主的慈颜光照你,仁慈待你;愿天主转面垂顾你,赐你平安!小德兰
开站时间:2006-12-24
您永远是第(1)位蒙受祝福者
站长:小德兰 Email:dadelanxiaodel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