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本笃在《会规》第39章中教导隐修士们:“四足动物的肉应当戒绝,唯有病弱者例外。”这一规诫并非仅仅出于纪律,而是蕴含着深刻的灵修智慧。今天,让我们一同思考这一训导对我们自已生活的启发。
一、饮食与灵修:身体是天主的宫殿
圣保禄宗徒提醒我们:“你们要用你们的身体光荣天主。”(格前6:20)我们的饮食不仅关乎健康,更与灵魂的清醒息息相关。圣本笃鼓励隐修士以简朴的饮食(如蔬菜、鱼、谷物)生活,避免沉溺于口腹之欲,好让心灵更自由地寻求天主。
二、效法先贤:节制带来神益
达尼尔先知拒绝享用君王的珍馐美味,仅以蔬菜清水为食,结果“面容比其他人更健康”(达1:8-16)。许多圣人也以简朴的饮食修德,如圣安当、圣方济各等。他们的榜样告诉我们:节制饮食并非苦行本身,而是为了更专注地事奉天主。
三、现代应用:在世俗中活出神贫精神
我们并非隐修士,但圣本笃的智慧仍可指引我们:
减少不必要的享受:避免贪饕,让餐桌成为感恩与补赎的地方。
照顾身体,但不放纵:中世纪医学认为红肉易引发情欲(参考加伦医学理论),现代医学也证明,适量减少红肉有益健康,灵修上则帮助我们保持清醒。
以克己精神归向天主:正如圣本笃所言,我们应当“从睡梦中醒来”(参《会规》第40章),以节制的生活准备心灵,迎接天主的恩宠。
四、圣伯尔纳多的提醒
熙笃会创始人圣伯尔纳多曾说:“隐修士的餐桌应是补赎的餐桌,而非饕餮的餐桌。”这句话同样适用于我们——基督徒的饮食态度,应当反映我们对天主的依赖与感恩,而非对世俗享受的追逐。
圣本笃的规诫并非苛求我们严守古法,而是邀请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活出节制与心灵的自由。愿我们借着小小的克己,使心灵更接近天主,并在一切事上光荣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