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德兰爱心书屋  
 
小德兰爱心书屋
 
最新公告
小德兰爱心书屋最新公告 有一天,我做了一个奇怪的梦,至今让我难忘。梦中,我看到一本打开的用石头做的书,我用舌头去舔它,觉得有一种甜味,我就更用力去舔,最后从这本书里流出活水来了。从那以后,一种想要了解、学习的迫切渴求在我心里扩展开来,我燃起的强烈的愿望要在真道上长进。   我爱上了灵修书籍,我感觉好像是主亲自为我挑选那些有益精神修养的读物,主不喜悦我看那些世面流行的书籍,因为只要我一看到那些他不喜欢我看的书,我就有一种厌恶的感觉。主保守我,那样细心地防护着我,从那以后我从未读过一本不良的书籍。   善良的书使人向善,这些圣人的作品,渐渐地印在了我的脑子里。读这些圣书时,我思潮汹涌起伏,欣喜不能自已。书中谈到这些圣人们如何在与主的交往中得到灵命的更新,德行的馨香如何上达天庭。啊,在这世上曾住过那么多热心的圣人,为了传播福音,他们告别亲人,舍下了他们手中的一切,轻快地踏上了异国他乡,到没有人知道真神的世界里去。啊,若不是主的引领,我可能到死还不认识他们呢!   我的心灵从主给我的这些圣人的言行中选取了最美的色彩;当他们的一生在我面前展开时,我是多么的惊奇、兴奋啊!当我读到他们为主而受人逼迫、凌辱,为将福音广传而被人追杀时,我为他们的在天之灵祈祷,我哭着,为自已的同胞带给他们的苦难而哀号。我一遍遍地重读那一行行被我的斑斑泪痕弄得模糊不清的字句,那些被主的爱火所燃烧而离开家乡来到中国的传教士,我多么爱你们啊!我心中流淌着多少感激的泪水。   他们受苦却觉得喜乐,因为他们爱主,他们感到能为主受一点苦是多么喜乐的事。他们受苦时仍在唱着感谢的歌,因他们无法不称颂主,因主使他们的心灵洋溢了快乐;他们激发了我内心神圣的热情,在我的心灵深处燃烧起一股无法扑灭的火焰,他们那强有力的言行激励我向前。   我一面读,一面想过着他们这样圣善的生活,也立志不在这虚幻的尘世中寻求安慰。我一读就是几个钟头,累了就望着书上的圣像沉思默想。啊,当我想到我有一天还要见到他们,亲耳聆听他们的教诲,伴随在他们的身边,和他们一起赞颂吾主,想到那使我欣喜欢乐的甜蜜的相会,这世界对于我一点吸引力都没有了。   从这些书籍里,我认识了许多爱主的人,他们使我更亲近主,帮助我更深的认识主,爱主。这些曾经生活在人间的圣人圣女,内心隐藏着来自天上光照的各种宝藏,听他们对悦主的甜蜜喁语,我也陶醉了。主藉着这些书籍慢慢地培养我的心灵,当我看到这些圣德芬芳的圣人再看看满身污秽的我,我失望过,沮丧过,哭泣过,和主呕气过,甚至埋怨天主不用祂的全能让我立刻成圣。但是主让我明白,灵命的成长需要时间,成长是渐进的,农民等待稻谷的长成需要整个季节,才能品尝丰收的喜悦,我也要有谦卑受教的态度才能接受主的话语,要让这些圣言成为血肉(果实),是需要时间的。   从网上我读到许多有益心灵的书。当我首次读到盖恩夫人的传记时,清泪沾腮,她的经历强烈地震撼着我的心,我接受到了一个很大的恩宠,使我认识了十字架是生命的真正之路。读圣女小德兰的传记时,我又有别一种感受,我看到了一个与我眼所见的完全不同的世界,那里没有争吵,没有仇恨,没有岐视,那是主自己在人的心里建造的爱的天堂。还有圣女大德兰的自传,在这位圣女的感召下,我初领了圣体,从圣体中获得无量恩宠。这些书引我向往那超性的境界,向往那浑然忘我的境界,从此无益的书一概不看了。我一遍遍地重温这些我喜欢的书籍,一遍又一遍地回味书中那些难忘的情景,我和他们谈心,告诉他们我愿意效法他们,心里多么渴望能像他们那样爱主。   我因此而认识了许许多多圣人,这些圣人中有许多也曾是罪人,使我也能向他们敞开心门。我一会儿求这个圣人为我转祷,一会儿求那个圣人为我祈求圣宠,这些圣人使我的生活变得丰富多彩。我想,既然他们真心爱天主,那么他们也会真心爱我。现在他们和天主如此接近,当世人向他们祈求时,他们也会想方设法将我的祈祷告诉天主的。就这样,他们和我共享生活的体验,不断地把上天仁爱的芬芳散播给我,他们的友谊使我的欢乐加倍,痛苦减半;他们已走过死阴的幽谷,从他们身上我学习到了明辨、通达、智慧、勇敢、诚实、快乐、圣洁等等美德。他们的言行是滋润我心田的美酒。   这些书使我专注于天上的事理,我的很多不良嗜好因此不知不觉地放弃了。我的信德一天一天长大,我知道我的一言一行都有天使记录;我也深信人有灵魂,信主的人有一个美好的家;也相信圣人们都在天上为我祈祷,我并不是孤军奋战;我是生活在一个由天上地下千千万万奉耶稣的名而组成的家庭里,我庆幸自己因了主的恩宠能生活在这个大家庭慈爱的怀抱里;我也渴望所有的人都能进入光明天家,和圣人们一起赞美天主于无穷世!   小德兰爱心书屋启源于一个美好的梦。小德兰希望所有圣书的作者和译者都能向主敞开心门,为圣书广传而不记个人的私利;愿天主赐福小德兰;赐福所有传扬主名的网站;赐福所有来看圣书的人;也求主扩张人的心界,使小德兰能将更多更好的书藉,献给喜欢读圣书的人!从2014年12月18日开始我们使用新域名(xiaodelan.love),原域名被他人办理开通,请您更改您网站或博客上的链接,谢谢。 【请关注微信公众号:小德兰书屋】   
天路灵粮Top 10
·一位韩国女画家被耶稣提去地狱,画
·圣经中的格言及教训(选录)
·特蕾莎修女爱的箴言
·圣经中关于人与人交往的警句
·鲍思高神父的灵修语录
·圣徒金言
·有关良心的箴言
·雪中的对话
·在闹市中度退修生活
·圣徒--特司谛更:人被造的目的
天路灵粮最新更新
·积财于天:耶稣教导农夫如何面对霸
·我看见天门缓缓开启,有万丈金光倾
·当伯多禄职位的持有者宣称“所有宗
·圣本笃《会规》:“四足动物的肉应
·圣母与圣女小德肋撒(下)
·圣母与圣女小德肋撒(上)
·当教宗成为异端会怎样?——圣伯拉
·异端教宗自绝于教会:圣伯拉弥诺论
·你们是因基督的名而受洗,不是因伯
·圣庇护十世《在至高之位》通谕
「我的民因无知识而灭亡。你弃掉知识,我也必弃掉你,使你不再给我作祭司。」
积财于天:耶稣教导农夫如何面对霸占田地的贪婪的邻人
积财于天:耶稣教导农夫如何面对霸占田地的贪婪的邻人
来源:真福艾曼丽 浏览次数:27 更新时间:2025-7-24 11:13:10
 
 

当晚,耶稣在热纳布里附近的另一处农舍过夜,再次以芥子为喻讲道。农舍的主人向主诉苦,说他的邻居长期侵占他的田地,屡次侵犯他的权益。耶稣便随主人来到田间,让他指出所受的损失。由于这情况已持续多时,造成的损害不小,主人抱怨说拿这个侵占者毫无办法。 

耶稣问他:"你和你的家人是否仍有足够的粮食度日?"主人回答说是的,他的生活还算宽裕。主便对他说:"既然如此,你其实并未失去什么,因为严格说来,世上没有什么是真正属于我们的。只要足够维持生计,便是富足。"主又劝田地的主人当以更大的宽容对待那贪心的邻人,满足他对世俗之物的渴求。凡人为和睦而甘心舍弃的,在天父的国里必得百倍的赏报。 

至于那个霸占田地的邻人,若按世俗的眼光看,他或许觉得自己做得对,但耶稣说:"贪婪的人虽暂时得利,却失去了灵魂的平安。唯有以善胜恶,方能赢得真正的产业——天国的福分。"

那贪心的邻人,既然他的国度属于这世俗,自然要竭力增加地上的财富。但在耶稣的国度里,他将一无所有。耶稣对田主说:"你倒该向这邻人学习'聚财'的功夫——不过要用来积攒天上的产业。" 

主又以河流为喻:河水冲刷此岸,却将泥沙堆积在对岸。这训诲与"不义管家"的比喻相似,都是要人明白:世人处世的精明与贪财的手段,正可作我们处理神修事务的借鉴。祂将世间的浮财与天上的宝藏两相对照,令人豁然开朗。 

这番道理中有些地方在我看来略显晦涩,但对当时的犹太人而言,因着他们的观念、宗教背景和思维方式,一切都显得清晰明了。在他们眼中,万事万物都蕴含着象征意义。耶稣的教导如同种子落在他们心田,虽然此刻尚未完全领悟,但终将在恩宠的滋润下结出果实。 

就在这附近,有一块田地,里头有若瑟井。主借着刚才那件事,给我们讲起旧约中一个相似的故事。

"你们记得亚巴郎和罗特的事吗?"主温和地说,"亚巴郎主动让给罗特的土地,比罗特所求的还要多得多。"主接着问他们:"你们可知道罗特的后代如今何在?而亚巴郎不是重获了全部的产业吗?"

"我们不该效法亚巴郎的榜样吗?天主应许给他的国度,他不是确实得到了吗?不过,这个地上的国度只是天主神国的预像。罗特与亚巴郎相争,正是世人彼此争斗的写照。"

主引用圣经上的话,详细讲述了这段往事。他的声音在暮色中显得格外清晰:"但人应当像亚巴郎那样,以追求天主的国为目标。凡为和睦而舍弃的,在天父那里必得百倍的赏报。"

那时,我也看见那不义的农夫带着他的同伙站在远处,沉默地听着主的训诲。他早已吩咐他的朋友,要不时用各种刁钻的问题打断耶稣。其中一人高声问道:“祢这样讲道,究竟要持续到什么时候?最终又能成就什么呢?” 

主的回答却充满智慧,使他们捉摸不透。祂的话大致是这样的: “对某些人来说,我的宣讲似乎太长;但对另一些人,却还太短。”祂接着用比喻讲论收割、播种、打谷、分辨莠子和好麦子,以及那赐人永生的生命之粮。 

那接待耶稣的善良农夫,以谦卑的心聆听主的教导。他不再控告他的仇人,后来甚至将全部家产献给了初兴的教会,他的儿子们也跟随了门徒们。



 

 


扫描二维码关注我们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本站简介 | 站长申明 | 投稿信箱 | 德兰圣乐 | 有声书馆 | 每日祈祷
愿天主祝福你,保护你;愿天主的慈颜光照你,仁慈待你;愿天主转面垂顾你,赐你平安!小德兰
版权所无 2006 - 2025 xiaodelan 我们的域名: Www.xiaodelan.Love
您永远是第(1)位蒙受祝福者
粤ICP备07010021号 站长:小德兰 Email:dadelanxiaodel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