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他再次进入圣堂时,又听见《圣玛窦福音》中的话:
「你们不要为明天忧虑。」(玛6:34)
于是,他立刻离开圣堂,将剩余的财物也分施给穷人。随后,他将妹妹托付给受人敬重的贞女团体,让她们代为照顾,而他自己则全心投入灵修生活,不再为世俗事务分心。他怀着真诚与恒心,开始刻苦修行。
那时,埃及尚未有修道院,沙漠中也无隐修者。若有人渴望专心操练灵修,只能在自家附近独居隐修。安当听说邻近村庄有一位自幼独修的老人,便前去学习他的德行。每当他听闻某处有热心修德之人,便会前往拜访,如同智慧的蜜蜂寻觅花蜜,若不寻见那人并得到灵修上的指引,便绝不轻易返家。
后来,他决心更进一步,不再回到故居,也不再挂念亲友,而是将全部心神投入灵修。他亲手劳作,因他记得圣保禄宗徒的训诲:
「谁若不愿意工作,就不应当吃饭。」(得后3:10)
他将劳作所得,一部分用于维持生活,另一部分则赒济穷人。他深信恒常祈祷是必要的(玛6:7;得前5:17),并将圣经的教导铭刻于心。对他来说,记忆就是他的圣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