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多禄的船载着宗徒和几位门徒,整夜被逆风困住。他们使劲划船,还是偏离了方向,慢慢往南漂去。每隔两个时辰,两岸就会派出点着火把的小船,一边接迟到的乘客上船,一边在黑暗里给船只引路。这些叫“守夜人”的小船每两小时换一班。在船漂离正路的那段时间,我一共看到了四次这样的交接。
这时,耶稣从东北往西南方向走在海面上。他全身发光,亮堂堂的,倒影清清楚楚映在水里。为了从贝特赛达-尤里雅斯去提庇黎雅——也就是伯多禄的船正漂往的地方——耶稣得从两艘刚出海的小船中间穿过:一艘从葛法翁来,一艘从对岸来。
船上的人看见有人在海上走,吓得大叫,吹起号角,还以为是见了鬼。伯多禄船上的宗徒们本来借着一条小舟的火光调整方向,听见声音望过去,认出是耶稣正朝他们走来。他走得比平时还要轻快,经过的地方风浪一下子就停了。但海上雾大,只有离得够近才能看清他的样子。虽然他们以前也见过耶稣在海面上走,这超乎寻常的景象还是让他们心里发慌,忍不住喊出声来。
那时候,大家忽然想起主第一次在海面上行走的情形。伯多禄心里一热,又很想显出自己的信德,就再次大声求:“主啊!如果真是你,就叫我从水面上走到你那里去吧!”主答应他说:“来吧!”这一回,伯多禄比之前多跑了好几步,可他的信德到底还不够坚定。眼看快要到主跟前了,他又想起风浪的危险,身子立刻往下沉。他赶紧伸手喊:“主啊,救我!”不过这次沉得没有上回那么深。主还是用那句话责备他:“小信德的人哪,你为什么疑惑呢?”
等主一上船,大家都跪倒在他脚前,惊叹地说:“你真是天主子!”耶稣责备他们不该害怕、信德太小,又严肃地教导了一番,接着就给他们讲解《天主经》的深意。之后,主吩咐船往南边走。这时忽然转了顺风,船走得飞快,门徒们就在桅杆下舵工休息的小舱里打了个盹。这一次的风暴虽然不如上次那么猛,但船被卷进了湖心的急流——那地方水流本来就很急,他们一时怎么也挣脱不出来。
主允许伯多禄走上海面,本来是为了磨练他的谦德。主早就知道他会沉下去——伯多禄这个人,信德固然热切坚定,一心想在主和众人面前作证;可是经过这一番挫折,反而保护了他的灵魂,不至于陷入骄傲。至于其他门徒,他们没有足够的勇气学伯多禄的样;虽然佩服他的信德,到底也看出来:这份信德就算比他们强,却还算不上完全。
天快亮的时候,伯多禄的船停在了湖东岸一个小村子旁边。这村子在玛达拉和达尔玛奴塔之间,只有稀稀拉拉几排房子,属于达尔玛奴塔管——也就是福音里写的“到了达尔玛奴塔境内”所指的地方。
村民们看见船靠岸,赶紧把病人都安置好,带到岸边迎接耶稣。主带着宗徒们在街巷间医治百姓,后来又到达尔玛奴塔城外不远的小山岗上。当地的犹太人和外邦人聚在一起,带着病人来听道。主在这里讲授真福八端和天主经,并治好了所有患病的人。
这小村子离渡口近,设有税关。居民大多靠把厄弗龙的铁矿运到巴商谋生,这里正是把铁矿运到加里肋亚各个港口的枢纽。站在山岗上,还能望见厄弗龙城的影子。
之后,耶稣带着宗徒上船往塔里柴雅去。这城离提庇黎雅大概三四个时辰的路,建在高地上,离湖岸约一刻钟距离,但一路上已经有些零星的房子。湖岸一直到约旦河口筑着坚固的黑色护墙,墙上能走车马。这是座新兴的城镇,建筑精美,带着外邦风格,屋前大多有柱廊,市集中央有一座漂亮的喷泉,上面盖着带柱顶的遮棚。
耶稣直接走到喷泉旁边,百姓立刻簇拥着病人前来求治。蒙着面纱的妇女带着孩子,恭敬地站在男人们后面稍远的地方。法利塞人和撒杜塞人围在耶稣四周,里面还混着一些黑落德党人——主正在讲解真福八端和天主经的时候,法利塞人又照老样子刁难起来,指责他和税吏罪人一起吃饭、容名声不好的妇女跟随、门徒吃饭前不洗手、在安息日治病这些旧话。耶稣打断他们,叫来孩子们。在治好、教导并降福了这些孩子以后,主把他们领到法利塞人面前说:“你们必须变得像这些孩子一样。”
塔里柴雅地势比提庇黎雅平坦,这里盛产鱼品,到处是腌鱼晒鱼的作坊。还没进城,就能看见许多木架上晾着一排排的鱼干。
这地方土地肥得很,城周围的山坡上一层一层全是葡萄园和各种果木。从塔里柴雅一直到大博尔山和贝突里雅温泉区,整片原野沃土千里、果实累累,美得没法形容——这就是大家都知道的革乃撒勒福地。
傍晚时分,耶稣带着门徒离开塔里柴雅,坐船往东北方向去。在船上,他专门针对天主经的第四条祈求——“赐给我们日用的食粮”——给门徒讲解。每当和门徒单独在一起时,主总是这样预先为他们准备,好让他们日后能明白他在众人面前更深的教导。
注:
参圣马尔谷福音8: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