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稣离开纳因的时候,玛洛尼、她的儿子和仆人们,所有被治好的人,还有城里许多好心人,都拿着青树枝、唱着圣咏一路送行。耶稣和门徒们沿着克雄溪北岸往西走,右边是环绕纳匝肋山谷的山脉。傍晚时分,他们到了默基多附近——这座城建在山脉上,东边的山坡一直延伸到则步隆山谷。
耶稣先住进一家客栈,没多久就在门口开始教导。在田里干活的农夫们一看见耶稣和随行的人走近,赶紧披上干活时脱下的外衣跑过来。
默基多坐落在一片高地上,部分城墙已经倒塌荒废了。城中心长满杂草的废墟里,偶尔能看到残破的拱门立着——这些应该是迦南诸王城堡的遗迹。我听说亚巴郎也曾在这儿住过。耶稣停留的城郊比城里更新、更热闹,是山脚下一排长屋子组成的,紧挨着从仆托肋买直通过来的重要商路。
这一带开了不少大客栈,住着好些税吏。他们听了耶稣的教导后,决心悔改受洗,这事让当地的法利塞人很不高兴。大批病人早就聚在那里,还有更多人不断涌来。耶稣派门徒通知大家:傍晚时分会去医治他们,还详细指示怎么安排病人。门徒们遵照吩咐,在默基多城外一处有围墙围着的大草场布置,那里建有柱廊,病人们被有序地安置在里面。
耶稣带着门徒们在城外的田地里走,用比喻教导正在播种的农夫们。有些门徒先到较远的田里教导,等耶稣来了再折回来,为已经听过教导的人解答疑问,并讲述主的奇迹。不管对哪群人,耶稣和门徒传授的都是同样的道理,让人们互相印证时发现听到的完全一致。领悟得快的人,过后还能给别人讲解。
在这炎热的地方,干农活时常要休息,耶稣就利用这些间歇和吃饭时间施教。正当耶稣和门徒在田里走着的时候,四个若翰的门徒来了。他们脖子上围着毛皮,腰束皮带,虽然不是若翰派来的,却常和若翰及他的门徒来往。这些人是变节的若翰追随者,暗地里效忠黑落德党,被派来打探耶稣关于天国的教导。他们比耶稣的门徒更严格遵守苦修规矩,外表礼仪也更讲究。
几个钟头后,又来了十二个若翰的门徒,其中只有两人是若翰派来的,其余都是出于好奇。他们遇见正要回城的耶稣,就跟在后面。这些人中有几个见过耶稣最近的奇迹,急忙回去报告若翰:“我们该怎么想?见他行这样的奇迹!听他说这样的箴言!可他的门徒守律法远不如我们严格。我们该跟从谁?耶稣到底是谁?为什么他医治所有求助的人?为什么安慰帮助外人,却不设法救你?”
若翰常为门徒们不愿离开他而烦恼。正因为这样,他多次派他们到耶稣那里,希望他们能认识耶稣,最终跟随耶稣。但这些门徒对若翰的偏爱已经成了偏见,以致对所见所闻无动于衷。若翰之所以频频催促耶稣彰显自己,正是希望门徒们能像其他犹太人一样归信。他以为,当门徒们反复带着疑问来问耶稣,耶稣将不得不公开宣告自己就是默西亚、天主子——这正好解释了他为什么又派那两人带着老问题来见耶稣。
耶稣带着门徒进城后,直接前往圆形广场——那里聚集着从周边地区来的病人,其中还有几位认识祂的纳匝肋同乡。瘸腿的、瞎眼的、哑巴、聋子,还有各种病人和附魔的人都聚在那里。耶稣绕场走了一圈,先治好了那些附魔的人。
这些附魔的人虽然不像往常那样狂暴,却饱受抽搐和肢体扭曲的折磨。耶稣只从远处下令,黑暗的雾气就从他们身上散出来。病人先是短暂昏过去,醒来后就焕然一新了。起初散出的雾气很稀薄,很快就聚成一团,最后沉入地底(有时候也会升到空中)。恶神常以人形黑影的样子离开,我常见它并不马上消失,而是在围观的人中间徘徊一会儿才彻底消散。
耶稣刚开始治病时,若翰的门徒们就摆出官差的架势上前,示意有话要说。耶稣却没理会,继续医治的工作。这种态度让他们既困惑又不满——若翰许多门徒心胸狭窄又好嫉妒:耶稣能行奇迹,若翰却不能;若翰这么推崇耶稣,耶稣却不去救监狱里的他。
虽然他们曾为耶稣的奇迹和训诲所震撼,但很快又被世俗的声音动摇:“这人是谁?他那些穷亲戚谁不认识?”他们更无法理解耶稣关于天国的言论——既看不见国度,也看不到任何准备。眼看若翰从前备受尊敬,如今关在牢里,他们暗自猜测:耶稣不伸手援救,任凭若翰在狱中憔悴,不过是为了抬高自己。
耶稣门徒不固守法利赛人和文士那套繁琐的宗教传统的作风也让他们反感。他们认为若翰过度谦卑——这么推崇耶稣,还屡次派人恳求祂公开身份。由于耶稣总对这事避而不谈,加上他们完全不明白若翰派他们前来的深意,这些固守成见的人领悟真理,反而比最单纯的孩子更困难。
当耶稣绕场医治时,遇到一位纳匝肋的病人,这位同乡想和祂攀谈。这人说:“祢还记得吗?在祢二十五岁那年失去了祖父。那时候我们常来往。”——这里说的“祖父”其实是指圣母玛利亚的母亲圣亚纳的第二或第三任丈夫(按照犹太“叔弟婚”制度,寡妇常续嫁给亡夫的兄弟)。
耶稣没有停下来寒暄,只是简短回答:“是的,我记得。”随即话锋一转,直击要害:“但你现在的病痛和你的罪过有关。”当发现这人确实怀着悔改的心和信德时,耶稣才治好了他,并告诫说:“去吧!不要再犯罪了。”然后立刻转向下一个病人。
走到场地另一端,若翰派来的门徒拦路质问:“洗者若翰派我们来问:祢就是要来的那一位,还是我们要等候另一位?”耶稣回答:“去把所见所闻报告若翰:瞎子看见,瘸子行走,癞病人洁净,聋子听见,死者复活,寡妇得安慰,穷人听到福音。弯曲的得以修直。凡不因我绊倒的,是有福的。”说完就转身离开,若翰的门徒也悻悻地回去了。
耶稣没法更直白地表明自己的身份,因为当时没有人能真正理解这个奥秘。祂的门徒们虽然心地纯洁善良、慷慨虔诚,但还不能领会这么深奥的真理——更何况其中不少人和祂有血缘关系,如果耶稣说得太明白,要么会让他们困惑,要么会导致他们产生错误认识。至于普通群众,他们的灵性准备还远未成熟,更何况耶稣周围还潜伏着各路密探,连若翰的门徒中都混进了法利塞人和黑落德党羽的眼线。
若翰的使者离开后,耶稣开始教导大家。听的人包括被治好的人、当地群众、经师、门徒,还有五位住在那里的税吏。教导一直持续到点起火把的时候,剩下的病人随后也得到了医治。
耶稣以回答若翰门徒的话为题,说明人该怎么善用天主的恩赐,并劝勉大家悔改更新。祂知道有些法利塞人正趁机散播谣言,说祂怠慢若翰,乐见若翰声望受损来抬高自己。于是耶稣详细解释了自己的回答和关于悔改的教导,并提醒大家若翰曾怎样为祂作证:“你们到底在怀疑什么?对若翰还有什么期待?”
“你们当初去旷野要看什么?看随风摇摆的芦苇吗?看穿细软华服的人吗?不!那等人在王宫里。你们要看先知吗?是的,我告诉你们:你们见到的不只是先知。这正是经上记载的:‘看,我派遣我的使者在你面前,预备你的道路。’(玛拉基亚3:1)我实在告诉你们:妇女所生的,没有一个比若翰更大;但天国里最小的也比他大。从若翰的日子直到现在,天国是以猛力夺取的,以猛力夺取的人就得到了它。因为众先知和律法讲说预言,直到若翰为止。如果你们愿意接受,他就是那位要来的厄里亚。有耳朵的,就听吧!”(玛11:7-15)
我看见,在场的人听了主耶稣的话都感动极了,一个个抢着要受洗。只有那些经师躲在后面嘀嘀咕咕,他们看见主竟然和税吏们一起吃饭——这些税吏当时也在听道呢——气得直跺脚。主就趁着这个机会,把他们背后说施洗若翰和主的坏话,特别是骂主“总和税吏罪人混在一起”这些事,都一五一十说破了。
后来主进了一个税吏家,屋里还有另外四个税吏。主就在那儿讲道,有好几个人听着听着就下定决心要改过自新、准备受洗了。这房子离主刚才治好病人的那个院子很近。城门口还有一家税吏的房子,城外也散落着几户。
从纳因去默基多的路上,刚出发时还能望见巴尔托罗茂居住的德巴色城。可走着走着,附近的山丘就把城给挡住了!这小城在克雄溪边,走一个半钟头就到,正好卡在则步隆山谷的口子上。
注:
参见若苏厄书12:21;列王纪上9: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