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利塞人和撒杜塞人商量好了,要在今天会堂里公开跟耶稣作对。他们早就计划周全,连人都买通了,准备闹事,想趁乱把耶稣赶出会堂,或者干脆抓起来。可谁也没想到,事情完全没照着他们的意思来。
耶稣在会堂里讲道,一开口就带着权柄,好像祂本来就有这教导的资格。法利塞人听得一肚子火,正要发作,会堂里忽然乱了起来。原来城里有个被魔鬼附身的人,平时疯疯癫癫的,都用铁链锁着,这回趁着看守也进了会堂,竟挣脱链子冲了进来。
那人像野兽一样闯进来,发出吓人的尖叫,在人群里乱冲乱撞,大家吓得又叫又躲。他直冲到耶稣讲道的地方,扯着嗓子喊:“纳匝肋人耶稣!我们跟祢有什么相干?祢是来赶我们走的吗?我知道祢是谁!祢是天主的圣者!”
耶稣却一点也不慌。祂只是稍稍侧过身,朝那人做了个斥责的手势,平静地说:“住口!从他身上出去!”那人立刻安静下来,瘫倒在地滚了几下,接着一股浓黑的雾气从他身上冒出来——魔鬼走了。得救的人脸色发白,却很平静,趴在地上直哭。
在场的人都亲眼看见这惊人的一幕,原本的害怕变成了低声惊叹。法利塞人的气焰一下子没了,他们挤在一起交头接耳:“这人到底是谁?连邪魔都听他的!”耶稣却像没事一样,继续从容讲道。
那个被治好的人身子还虚,由一直等在会堂里的妻子和亲友扶着回家了。讲道结束之后,他来见耶稣求教。耶稣嘱咐他要戒掉坏习惯,免得遭更大的罪,又劝他悔改受洗。这人是个织布工,专门织一种围脖用的薄棉布巾。病好之后,他身心都恢复了,又重新干起了活儿。这类不洁的邪神,往往最容易缠上那些放纵私欲的人。
经过这事,法利塞人当天再不敢乱动,只好闭着嘴听耶稣继续讲。安息日选的经书是梅瑟和欧瑟亚先知的话。尽管耶稣讲得比平时更严厉、更有力,也没人敢打断。祂的神情和语气都比往常更威严,说话带着不容置疑的权柄。
讲道完了,耶稣来到圣母玛利亚住的地方。那儿已经聚了好多妇女、亲戚和门徒。我数过那些一直跟着耶稣、直到祂受难,并且协助初期教会的圣女们,总共七十位。这时候已经有三十七位开始参与这神圣的工作了。就连纳因的拉依斯那两个女儿——撒比亚和阿塔利亚,后来也被接纳为女性追随者。到了圣斯德望时期,她们已经成了住在耶路撒冷的基督徒团体成员了。
第二天一早,耶稣又安然在会堂讲道。法利塞人私下议论:“现在拿祂没办法,跟从的人太多了。咱们先偶尔反驳几句,把情况报到耶路撒冷去,等祂上圣殿过逾越节的时候再说。”街上又挤满了病人,有些是安息日前就来的,有些本来不信,但听说附魔的人被治好了,就从城里各处被抬来。其中不少是以前来过却没好的——这些人灵魂软弱、冷淡又懒惰,比那些性情刚烈的大罪人还难转变。
玛达肋纳反反复复好几次才彻底回头,但最后的决心是真的;撒玛黎雅妇人狄纳是当场就改邪归正了;苏法尼特那女子渴望恩宠很久,也是突然就悔改了。所有犯过大罪的妇女都回头得又快又彻底,就像后来保禄那种闪电式的归化一样。相反,犹达斯一直摇摇摆摆,最后掉进了深渊。
耶稣用智慧分辨:对那些猛烈的病症(比如附魔),常常是立刻治好,因为病人自己根本不想留在那种状态里;但对那些病比较轻、痛苦只是妨碍他们继续犯罪、却没有真心悔改的人,祂常常是劝他们改过自新就让他们回去,或者只减轻症状却不完全治好,让病痛继续净化他们的灵魂。耶稣本来可以一下子治好所有人,但祂只对那些信德坚定的人行完整的奇迹,并且常常警告他们别再堕落。有时候祂也会立刻治好小病——如果这对灵魂有好处的话。
祂来,不是为了治好身体让人更方便犯罪,而是借着身体的治愈来拯救灵魂。每一种病都带着天主特别的旨意:病痛是某种罪的标记——可能是病人自己或别人的、意识到的或没意识到的罪需要补赎,也可能是专为磨练他而设的考验,要是能用耐心和顺服去承行主旨,就能变成丰厚的恩宠。严格说来,没有谁是无辜受苦的——既然天主子都得背负世上的罪,我们更应该背起自己的十字架跟随祂。
真正的喜乐,和在苦难中保持最大的忍耐,以及把痛苦和耶稣基督的苦难结合在一起——这些都是灵魂成全的人特有的品质。所以,不愿意受苦,本身就不够完美。我们受造的时候本来是完美的,将来也要重新得到圆满的成全,所以疾病的痊愈,其实是天主对可怜罪人那纯粹的爱与慈悲的体现——这完全是他不配得的恩宠。
说真的,罪人该受的惩罚远超过疾病,他们本来该承受死亡;但上主用自己的死亡,拯救了那些信靠祂、并且用实际行动活出信仰的人。这提醒我们:每一次治愈,都是逾越奥迹的预先体验——不是为了免去我们的十字架,而是为了给我们力量去背十字架。就像圣保禄说的:“我几时软弱,正是我有能力的时候”(格后12:10),因为正是在人做不到的地方,天主的德能才显得完全。
那天,我亲眼看见耶稣治好了许多病人:附魔的、瘫痪的、水肿的、痛风的、哑巴、瞎子、血漏的,还有各种重病的。但我也注意到,有几次祂从一些还能站着的人身边经过——这些人以前多次得过祂的医治,却因为没有真心悔改,身心又陷入了病苦。
耶稣经过的时候,他们喊着说:“主啊!祢治好了所有重病的人,却不医治我们!主,可怜我们吧!我们又病了!”
耶稣回答说:“你们为什么不向我伸出双手?”
一听这话,所有人都伸出手说:“主啊,我们的手在这里!”
耶稣却说:“你们是伸出了这双手,但我抓不住你们心里的手。你们把它缩了回去,紧紧锁在黑暗里。”接着祂劝诫他们,治好了几个真心悔改的,减轻了一些人的病痛,对另外一些人却没有理会。
译注:
这段记载活生生地显出耶稣治病救人的原则:外面的治愈总是和里面的回头连在一起。那些只求身体好、却不愿改变心灵的人,就像紧闭的贝壳,就算天主慈悲的阳光普照,也照不进他们自己关起来的硬壳。这提醒我们:真正的治愈,是从向天主完全敞开心开始的。
当天下午,耶稣带着门徒和亲属们来到湖边。山谷南边有座带浴池的园子,引的是葛法翁的溪水。他们在那儿停下,就在园子里给人施洗。
圣母玛利亚则和几位妇女——包括狄纳、玛利亚、拉依斯、阿塔利亚、撒比亚和玛尔大——一起散步往贝特赛达附近的郊野去,路过一座癞病人收容所。那儿正住着一队外邦商旅,里头有几位从上加里肋亚来的妇女。圣母亲切地安慰她们,教导她们。
妇女们围坐在一个小丘上,圣母有时坐在她们中间,有时慢慢绕着走。她们向圣母请教问题,圣母都清楚地解答,还给她们讲了许多关于圣祖、先知和耶稣的事。
那时候,耶稣正用比喻教导群众,连门徒们也听不明白祂的话。后来单独和他们在一起的时候,祂解释了撒种的比喻,又说到麦子里的莠子,以及要是急着拔莠子,可能会连麦子也拔掉的危险。
主要是长雅各伯对耶稣老实说:“我们都不明白祢的话。”又问耶稣为什么不讲得更直接一点。耶稣回答,祂会向他们说明一切,但为了那些心灵软弱的人和外邦人的缘故,天国的奥秘这时候还不能完全清楚地揭开。就算用了这么谨慎的方式,这些奥秘还是让听众吃惊——因为他们还处在堕落的状态,觉得这些真理太高了。所以真理必须先用比喻的形式,像种子一样落进心田。麦穗虽然已经藏在麦粒里,但必须先把麦粒埋进土里。
耶稣也同样向他们解释那些被叫去收割庄稼的比喻,特别强调要他们跟随祂。祂说:“你们很快就能常和我在一起,那时候我会向你们说明一切。”
长雅各伯又说:“师傅,为什么要向我们这些无知的人解释这些?为什么要我们去传?不如告诉洗者若翰吧!他那么坚信祢是谁,他更有能力宣讲这些真理啊!”
那天晚上,耶稣在会堂讲道的时候,法利塞人又壮着胆子来跟祂辩论赦罪的事。他们指责耶稣在加巴拉对玛达肋纳玛利亚说“你的罪赦了”,质问祂凭什么知道、凭什么能赦罪,说这简直是亵渎!耶稣驳得他们无话可说。他们又想引诱耶稣承认自己不是普通人而是天主,但耶稣再次用智慧的话让他们哑口无言。这场辩论发生在会堂的前院。
最后法利塞人吵吵嚷嚷地闹了起来。耶稣却从他们手中脱身,隐进人群不见了。祂沿着会堂后面开满鲜花的山谷,先到左洛巴贝尔的园子,再绕路回到母亲家里。祂在那儿待了大半夜,又派人通知伯多禄和其他门徒,第二天一早在山谷对面、伯多禄渔场附近会合,因为祂要带他们去纳因。
百夫长科尔乃略和他的仆人来问耶稣他们该做什么。耶稣回答说:“你们和全家都当受洗。”(宗10:48)
注:
这里的记载和《宗徒大事录》第10章科尔乃略全家受洗的事互相呼应,显出了外邦人皈依的雏形。耶稣的回答简单有力,彰显了圣洗圣事对救恩的重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