逾越节的庆典在圣殿里很早就开始了。刚过半夜,圣殿大门就打开了,整个地方灯火通明。天还没亮,人们就带着感恩祭过来,祭品有各种飞禽走兽,由司祭们接收检查。还有金银、布料、粮食、油等等各种献礼。
天刚亮时,耶稣、门徒们、拉匝禄全家和妇女们一起去了圣殿。耶稣和同伴们站在人群里。圣咏声响起,乐声悠扬,祭献进行着,大家跪着领受祝福。人们分批进去,每批人进去后大门就关上,献祭完就离开,接着下一批再进,秩序井然,一点也不乱。很多朝圣者,特别是外乡人,去城里的会堂领受祝福,那里有诵经和律法讲解。
快到中午十一点左右,献礼暂时告一段落。不少人已经散了,有些去了妇女廊旁边的厨房,那里正在准备祭牲的肉,供各家在餐厅里共享逾越节筵席。圣妇们则早已返回伯达尼。
献礼刚结束,耶稣还和门徒们站在走廊边。等殿门重新打开,祂就慢慢走到圣殿院内的讲台前——那是经师们通常坐着教导人的地方。人群立刻围了上来,里面有不少法利塞人,还有那个在贝特匝达水池边被治好的病人。这人连着两天到处传扬耶稣的事,逢人就说:“能行这样奇迹的,除了天主子还能是谁!”法利塞人一再拦他,可他的话就像春风一样,根本挡不住。
因为前一天耶稣在圣殿里坦诚讲道,法利塞人担心祂会让他们在民众面前威信扫地;加上从各地来过节的同僚们都带着对耶稣的怨气和没根据的指责,他们就决定找机会逮捕耶稣,给祂定罪。
耶稣刚开始讲道,这些人就围上来,七嘴八舌地质疑指责。有人问:“你为什么不在圣殿里和我们一起吃逾越节羔羊?”有人质问:“你今天献感恩祭了吗?”耶稣让他们去问节期的负责人——因为这些礼仪事宜已经由他们代办。这些人又开始老调重弹,指责门徒不守传统规矩,不洗手就吃饭,在路上随手摘麦穗和果子;又说从没人见过耶稣献祭,还指责祂在安息日治病,违反了圣日规矩。
耶稣正色回应,谈到祭献,祂说:“人子自己就是祭品,而你们却用贪欲谤言,玷污了祭献的神圣。”接着又说:“天主看重的不是燔祭,而是人痛悔的心。你们的祭祀终将结束,但安息日却会永远长存——因为它是为了人的益处,为了人的得救而设立的!安息日是为了人立的,并不是人为了安息日。”
这时,那些法利塞人又揪着耶稣之前讲过的可怜拉匝禄的比喻,围上来质问。他们阴阳怪气地嘲笑说:“你怎么连这个故事都知道得这么清楚?拉匝禄、亚巴郎和富人之间说了什么,你怎么会晓得?难道你跟着那个富人一起下了地狱不成?拿这种编的故事骗大家,你自己就不脸红吗?”
耶稣没有回避,反而借着这个比喻又对众人讲了起来。祂直指那些法利塞人,痛斥他们内心贪婪、对穷人冷酷,只死守表面规矩,却一点爱心都没有。耶稣毫不客气地说:“那个只顾享乐的富人,就是在说你们这样的人!”
这可是件真事。那个富人生前很有名,到他死的时候——场面真吓人。我再一次清楚地看见,这富人和可怜的拉匝禄都确有其人。他们死后,整个地区的人都在传他们的事。不过,他们不是住在耶路撒冷,后来指给朝圣者看的所谓“故居”,其实不是真的。他们是在耶稣还年轻的时候去世的,那时很多虔诚的家庭都在讲这段故事。
他们住的那座城叫阿兰,也有人叫它安塔尔,就在加里肋亚海西边的山里。具体细节我记不全了,但有些场景我还清清楚楚:那个富人特别有钱,整天吃喝享乐,是当地有头有脸的人物,还是个出了名的法利塞人——表面上一板一眼守律法,但对穷人却极其刻薄,一点同情心都没有。我亲眼看见他凶巴巴地骂那些来找他帮忙的穷人——人家可是把他当作父母官,才来求他救助的。
当地有个叫拉匝禄的穷人,浑身长疮,贫病交加,可他性子特别能忍,一直默默承受。他饿得实在撑不住,就请人把他抬到富人家门口,想替那些被粗暴赶走的穷人说几句公道话。那时富人正斜靠在榻上大吃大喝,一看拉匝禄“不洁净”,就立刻把他轰走了。拉匝禄只好瘫在大门口,眼巴巴指望能讨到一点桌上掉下来的渣渣,可是没有一个人拿吃的给他。后来,甚至只有狗来舔他的伤口——这就表示,连外邦人都比那些犹太人更有慈悲心啊。
后来拉匝禄去世了,他走得特别平静,让人感动。那个富人也死了,但死得极其恐怖。之后还有人从他坟里听到声音,整个地方的人都在议论这件事。
耶稣讲完这个比喻,还揭示了许多常人没听过的奥秘真理,法利塞人听了就开始讥笑祂。有人故意提高嗓门问:“难道你当时也在亚巴郎的怀中,跟拉匝禄一块听见了那些话不成?”原来那个富人活着的时候,正是一个死守规条的法利塞人,所以这个比喻简直像针一样扎在他们心上——更何况耶稣话里话外还在指责他们根本不听梅瑟和先知的教导。
耶稣毫不回避,直面他们说:“谁不肯听从我,其实就是不肯听先知的话,因为他们所说的正是关于我;谁拒绝我,也就是拒绝梅瑟所写的,因为他所指向的也是我。就算有一天死人复活、站在这里为祂作证,你们也照样不信!”——事实上,死人真的会复活,为祂作证(就在第二年、耶稣受难的时候,这圣殿里确实发生了这样的事),但你们这些法利塞人,依然不会相信。
耶稣接着郑重地告诉他们:他们自己也有一天要复活,而祂将要审判他们。祂所做的一切,都是父藉着祂做的——就连使死者复活这样的事,也不例外。
耶稣也提到若翰曾为祂作证,但祂说,其实祂不需要人的见证,因为祂自己所行的事,就是祂使命最有力的证明;更何况,父自己亲自为祂作了见证。只是他们心里根本不认识天主。他们妄想只靠念经守书就得救,自己却连最基本的诫命都守不住。
但耶稣并没有咄咄逼人,祂说:“我不愿控告你们,但那写着指向我的梅瑟——你们不肯信的那一位,将来反而要控告你们。”
耶稣就这样顶着一次次打断,继续沉着地讲道。到最后,法利塞人彻底被激怒了,他们大声叫嚷着、推挤着围上来,还叫来了圣殿警卫,想要当场逮捕祂。
就在最混乱的时候,天色突然变暗。耶稣抬头向天,高声祈求:“父啊,请为你的儿子作证!”
刹那间,乌云遮日,一声惊雷劈开天空。我清楚地听见一道无比清晰、响彻整个圣殿的声音说:“这就是我所喜悦的爱子!”
反对耶稣的人全都吓呆了,一个个脸色惨白、目瞪口呆地望着天。门徒们原本站在耶稣身后围成半圈,这时立刻聚拢过来,紧紧护住祂。在门徒的簇拥下,再没人敢上前阻拦。耶稣沿着渐渐分开的人群,从圣殿西侧走出去,又从靠近拉匝禄家的角门出了城,一路向北,直走向拉玛。
门徒们那时没听清天上说的话,只隐约听到雷声隆隆——因为属于他们的时刻还没到。然而那几个最激烈的法利塞人,却清清楚楚听见了从天而降的声音。等到天色复明,他们面面相觑,谁都不敢提刚才的奇迹,只是慌慌张张冲出去,急着派人捉拿耶稣。可是,祂已经不在那里了。法利塞人又急又气,捶胸顿足地埋怨自己,竟让祂从眼前离开了。
那些日子里,不管在圣殿的廊下,还是在伯大尼的橄榄树下,耶稣一次次对门徒和围坐的众人谆谆教导。祂语重心长地嘱咐他们,要准备好跟随祂、背起自己的十字架。祂说:“那想保全自己性命的,反而要失去生命;但那为我的缘故付出生命的,必得到真正的生命。一个人就算赢得了全世界,却丧失了自己的灵魂,又有什么意义呢?在这个背离天主的世代里,谁若以我和我的话为耻,当人子带着父的光荣降临时,也必以他为耻——并且要按每个人所做的,给予应得的报应。”
耶稣还坚定地说,站在这里听道的人中,有些人在没有见到天主的国带着大能降临以前,绝不会死。有些人听见这话就窃窃私语,甚至嗤笑祂。说实在的,我现在也不能完全确定耶稣这话指的是什么。福音上的话在我听来,往往像是主要道理的标题提要,因为耶稣当时的讲解要详细得多。祂往往一讲就是几个小时的道理,在福音书上可能几分钟就能读完。
斯德望这时候已经和门徒们有来往了。就是耶稣治好贝特匝达病人的那个庆节那天,他认识了若望,从此就常和拉匝禄结伴同行。他身形清瘦,性情温良柔和,是一位深谙圣法的学者。那些天,他也留在伯大尼,还有几位从耶路撒冷来的门徒也在一起,静静坐在人群里,听着耶稣的教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