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稣带着三位青年离开刻达尔时,会堂长纳左尔(他的祖先可追溯到多俾亚、撒拉提尔和厄里乌)和青年弟铎也一路相送,陪祂走了很远。他们渡过一条河,穿过外邦人居住的区域,正好遇上外邦人在庙前举行庆典,献祭祭品。道路先往东去,然后转向南,穿过位于两列高山之间的平原。路上有时经过荒野,有时走过黄色或白色的沙地,有时踏着白色的卵石。最后,他们来到一片开阔的绿地,棕榈树丛中搭着一顶大帐幕,四周散布着许多小帐幕。耶稣在这里祝福送行的人,与他们告别,然后继续往朝拜星辰者的帐幕城前进。
太阳快要落山时,他们来到一处洼地,那里有一口好井。井边砌着低矮的井台,旁边放着一个水瓢。主喝了水,就在井边坐下。青年们给祂洗脚,祂也给他们洗脚。这一切做得那么单纯自然,情景十分动人。平原上到处是棕榈树和草地,远处疏疏落落搭着一些帐棚。一座塔楼,或者说一座不小的阶梯式金字塔,立在这片地的中央,高度差不多像一座普通的教堂。偶尔有人从远处出现,又惊奇又敬畏地望着耶稣,但没有人走近。
离井不远立着一顶最大的帐幕屋,顶上带着好几个尖顶,分成好几层好几个隔间,有的用格子隔开,有的只是帆布相隔,上层盖着兽皮。整个帐幕做得很精巧,也很美观。从这座帐幕城堡中走出五位手持树枝的男子,朝耶稣走来。每人手里拿着不同的果枝:一人拿着带小叶子和黄果子的树枝,另一人拿着结满红莓的枝子,第三人拿着棕榈枝,一人拿着长满叶子的葡萄枝,第五人拿着一串葡萄。他们从腰到膝裹着一种毛织的外衣,两侧开衩,上身穿一件宽大的短外套,料子是某种透明的羊毛织物,袖子长约到肘部。他们皮肤白皙,留着短短的黑胡子,长发卷曲。头上戴着一顶螺旋状的帽子,帽边垂下许多穗子,围在鬓角四周。他们友善地走近耶稣和同伴,向他们问安,递上手中的树枝,邀请他们一起回帐幕。葡萄枝献给了耶稣,领路的人也拿着相似的枝条。
进了帐幕,耶稣和同伴被让到带穗子的软垫上坐下,有人献上水果。耶稣只说了几句话。之后,客人被引着穿过一条帐幕走廊,两边是带床铺的卧房,放着厚垫子,一直走到帐幕内的饭厅。厅中央立着一根支撑帐幕的柱子,四周缠绕着用树叶和果子编的花环,有葡萄枝、苹果和一串串的葡萄——全都像真的一样,我也说不清是真的还是画的。侍从们拉出一张椭圆形的小桌,高度像只脚凳,桌子用轻巧的叶片快速拼成,桌脚分成两叉。他们在桌下铺了一块彩色的地毯,上面织着像他们一样的人像,又在桌上摆好杯盘等餐具。帐幕四面挂着织毯,一点帆布也看不见。
当耶稣与年轻的弟子们席地环桌而坐时,侍者便献上中空的特制面饼、各类鲜果与蜜糖。侍者们自行坐在低矮的圆折凳上,双腿交叠,在两足之间安置一支长脚托盘,将餐碟置于其上。他们亲自轮流服侍宾客,仆役则携所需之物候于帐外。我见他们往另一帐幕取来已在厨房炙叉上烤熟的禽鸟——所谓厨房不过是一间泥屋,屋顶开孔排出炉灶炊烟。禽鸟上桌的方式甚为奇特:它们周身竟覆羽如生(我实不知此法如何成就)。
餐毕,五位男子引客至寝处。他们见耶稣为青年们洗足,而青年亦为耶稣行此服事,皆惊叹不已。耶稣遂为之阐释此中深意,众人听后决意日后亦当践行此谦德之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