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月节刚开始的时候,耶稣带着大约二十四个门徒、四个假冒的若翰门徒,还有几个准备去葛法翁受洗的默基多税吏,动身返回葛法翁。他们沿着默基多东北方向慢慢走,路过太博尔山的西北边。一路上常在风景好的地方停下,有时站着,有时坐着,因为耶稣一直在教导。这些教导是为了不久后正式挑选和派遣宗徒作准备。祂恳切地劝门徒放下世俗的牵挂,舍弃财产,话说得又诚恳又温柔。路上祂曾摘下一朵野花说:“这些花儿多自在啊!看它们鲜艳的颜色、精巧的花蕊!就连智者撒罗满最风光的时候,也比不上它们穿得漂亮!”这是耶稣常爱用的比喻。
主接着用一连串生动的比喻教导门徒,每个宗徒都能从中听出专门对自己说的道理。当祂谈到天国时,特别嘱咐门徒不要贪图高位,更别把天国想象成地上的国度——因为那四个假扮若翰门徒的黑落德党人,一听到这个话题就特别来劲。
主清清楚楚地告诫门徒要提防哪些人。祂形容黑落德党人的特征时说得很详细,谁都能一眼认出来:“要小心那些披着羊皮、系长皮带的假善人!”主指的是那些伪装成若翰门徒的黑落德党人。他们学着真门徒的样子,在脖子上披块羊皮,交叉搭在胸前。主说:“你们看他们从来不敢正眼看人。要是你们满心欢喜地跟他们分享心得,就会发现他们的心像被困住的野兽一样躁动不安。”祂用甲虫打比方:被围住时只会团团转找路出去。说着说着,主突然拨开一丛荆棘问:“找找看,这上头能结出果子吗?”几个老实的门徒真的凑过去找。主就笑着说:“难道你们会在荆棘上找无花果,在蒺藜丛里摘葡萄吗?”
傍晚时分,他们来到太博尔山脚西北边的一排房屋前。这里有二十来户人家,还有一所学校。这地方离纳匝肋往东大概一个半到两个钟头路程,离太博尔城只有半个钟头。
这儿的居民都特别淳朴。他们从小看着主耶稣长大,记得祂年轻时常常和伙伴们在纳匝肋附近玩耍。这里的人大多靠放羊为生,放牧时总忙着摘棉花。一看见主耶稣来了,他们赶紧把棉花塞进麻袋背回家,然后兴高采烈地跑出来迎接。
我看见他们把粗毛皮帽拿在手里,不过在学校里倒是戴着帽子。他们在泉水边迎接主,给主和门徒们洗脚,还端来茶点招待。这地方没有会堂,只有一所学校和住在里面的老师。主进去后,就用比喻给大家讲道。
这个小村庄属于一位体面的乡绅。他和妻子原本住在不远处的大宅院里,后来因为犯罪染上麻风病,不得不和妻子分开住——妻子住在主屋楼上,他一个人住在偏房。为了不被完全隔离,他一直瞒着病情。其实村里人都心里有数,只是睁只眼闭只眼。虽然大路经过他家门口,但村民们宁可绕道走。
这个可怜的麻风病人早已真心悔改,日夜盼着主耶稣到来。这天,他叫来伺候他的小仆人——大约八岁的男孩,嘱咐道:“你去见纳匝肋人耶稣,趁祂一个人的时候就跪在祂脚前说:‘老师,我家主人生病了。他相信只要您从我们家门前经过——就是别人都避开的那条路——就能治好他。他求您可怜他的痛苦,走一走那条街。’”
那孩子穿着件杏黄色的小褂子,机灵得很,果然看准主耶稣离开学堂去客栈、和门徒们稍稍拉开距离时上前传话。主早就知道孩子要来,特意放慢了脚步。祂听完后温柔地拉着孩子的手,另一只手摸着孩子的头说:“告诉你家主人,明天早上我会去看他。”
圣亚纳的产业在纳匝肋西边的高地上,距离大约一个钟头路程,坐落在纳匝肋山谷和匝布隆山谷之间。一条种满树的狭窄山谷小路直通纳匝肋,这样亚纳就能不经过城区直接到圣母玛利亚的家。
第二天天刚亮,主耶稣就带着门徒们离开客栈。当祂转向通往麻风病人家的那条路时,门徒们连忙劝阻说:“主啊,这条路不能走!”但主坚持要走,并命令他们跟上。门徒们提心吊胆地跟在后面,生怕这事传到葛法翁被人知道。那几个若翰的门徒更是没敢跟来。
一直等着的小仆人看见主来了,赶紧跑去报信。病人沿着小路来到街边,远远就停下脚步喊道:“主啊,请不要再靠近了!只要您愿意,我就能痊愈!”门徒们都停在远处不敢上前。主却回答说:“我愿意!”直接走到那人面前,伸手抚摸跪伏在地的病人。就在这一刻,麻风病立刻好了!
那人向主坦白了自己隐瞒病情的经过。主嘱咐他回到妻子身边,慢慢重新融入人群;又告诫他要悔改自己的罪,悔改受洗、尽力行善。回到门徒身边后,主对他们说:“凡是有信心而且心地纯洁的人,就算摸了麻风病人也不会染病。”
当痊愈的乡绅洗澡换衣服后,他立刻去见了妻子,把耶稣在他身上行的奇迹原原本本地告诉了她。这时,村里几个不怀好意的人却把这事告到了太博尔城的司祭和法利塞人那里。这些人马上成立了个调查委员会,气势汹汹地闯来盘问那可怜的乡绅。
他们硬是要检查他是不是真的好了,还厉声斥责他隐瞒病情的罪过。最可笑的是,这病明明全村人都知道,他们也一直睁只眼闭只眼,现在倒装模作样地大做文章!
耶稣带着门徒们加紧赶路,只在偶尔休息时吃点东西填肚子。一路上,祂不断教导门徒要舍弃世俗财物,并用各种比喻讲解天国的奥秘。主说:“现在你们还不能完全明白,但时候到了,一切都会清楚。”祂谈到不要为吃穿忧虑时,预言说:“你们很快就会看到,面对饥饿的群众,你们会说'从哪里弄饼呢?'但一定会得到丰盛的供应。”
主说到“要建造房屋,而且要建得牢固”时,本来是指通过牺牲和努力才能得到天国里的职位。可惜门徒们却按字面理解,犹达斯更是兴奋得手舞足蹈,当众嚷嚷着要出力干活。耶稣立刻停下脚步严肃地说:“使命还没有完成。将来你们会被迫害、被赶走,没有地方住,缺衣少食。”祂要门徒们做好舍弃一切的准备,并暗示有重要的事要交代。
主特别对比了两个对立的国度:“没有人能事奉两个主人。”谈到法利塞人时,祂责备道:“这些人戴着假面具,死守律法的外壳,却丢掉了精髓——爱德、宽恕和慈悲。”祂用果核和果壳打比方:“果核必须跟着果壳一起生长。没有仁爱的律法只是空壳。”又嘱咐祈祷要隐秘,不能炫耀。
耶稣和门徒一起走的时候,常常边走边教导他们。祂用不同的方式反复讲解同样的道理,好让他们下次听公开讲道时能更明白,也能向百姓解释清楚。
今天跟随耶稣的门徒中,长雅各伯和犹达·巴尔撒巴问得最多,伯多禄偶尔也会提问。而犹达斯常常高声插话。安德肋已经很熟悉主的教导,多默总是一副深思的样子,好像在权衡利弊。若望则以单纯和爱心接受一切。最懂教义的门徒往往最沉默——一部分是因为谦逊,一部分是不想显露自己没听懂。
他们穿过山谷赶路,在安息日前夕来到玛格达隆东边的山谷。在这里,他们遇见了从达贝勒特来的外邦人齐里诺,和从基斯卡拉来的百夫长阿希雅——这两人正要去葛法翁受洗。
快到葛法翁时,耶稣教导门徒该怎样以顺服的心准备使命,特别嘱咐他们将来被派出去传教时的行为准则。祂也给出了与某些人交往的一般原则——这番话特意在那四个黑落德党徒离开前提高声音,好让他们听见:
“如果路上遇到圆滑的人纠缠——你们可以从他们油嘴滑舌的话和狡猾的问题认出来——他们总是半同意半反驳地讨论各种打动人心的話題,就要果断避开。为什么?因为你们还太单纯。而我不避开他们,因为我看透他们的心,而且愿意他们听我教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