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息日刚开始,耶稣和门徒们匆匆路过百夫长左罗巴贝尔的庄园。这位善心人竟然收留了两个因放荡生活染上癞病的年轻经师(大概二十五岁),让他们住在自己的花园里。这两人全身溃烂,虽然裹着红斗篷,却遮不住身上的恶臭。他们曾经是玛达肋纳那个酒肉圈子里的人,如今落得个人人躲着走的地步。
上次耶稣来时,他们不好意思露面;但这回听说了主的奇迹和慈悲,就让人扶着到路边呼救。耶稣没有停下脚步,只吩咐追来的仆人说:“带他们去葛法翁会堂。”还指示说,等会众聚集时,要把这两人领到会堂外面临时搭建的楼廊上(离地约一层楼高),在那里痛心悔改、专心祈祷,等着主的召唤。
仆人们立刻抄近路,穿过开满野花的山谷,半扶半架地把两个病人带到了会堂。他们费力地爬上外面的楼梯,让癞病人靠着窗棂听讲道,这样既不会接触到人群。
耶稣和门徒们很快也赶到了会堂。他们洗了脚、整理好衣服后,就走进圣殿。当主走向讲经台时,看见有人在读经。那人马上站起来让位,主就从容地展开经卷,开始讲解雅各伯和拉班对质、与天神搏斗、跟厄撒乌和好,还有狄纳受辱的篇章,接着又讲到欧瑟亚先知书。
法利塞人见主没有推让就拿经开讲,都轻蔑地冷笑着,暗地里说祂不懂规矩。其实他们早就憋了一肚子火——纳因少年复活、米吉多那么多治愈的奇迹已经传遍了葛法翁。这会儿他们坐立不安,紧紧盯着主的一举一动。值得一提的是,今天会堂里几乎聚齐了耶稣的亲戚,连女眷们也都在。
当人群跟着耶稣、门徒和法利塞人离开会堂时,法利塞人想在柱廊继续争辩,却被突然发生的事情打断了。耶稣走向门口,抬头招呼阁楼上那两个还在犹豫的癞病人:“下来吧!”他们因为害怕法利塞人而迟疑,直到耶稣用神圣之名(我没记住是什么名)再次命令,才惊讶地发现自己已经能独自下楼梯了。
在火把照亮的柱廊下,法利塞人认出那两件刺眼的红斗篷时,顿时火冒三丈。癞病人战战兢兢地跪伏在地,耶稣把手按在他们头上,朝他们的脸轻轻吹了口气:“你们的罪赦了。”又劝勉他们要守贞洁、行悔改的洗礼,并且放弃虚妄的经学:“我要亲自教导你们真理的道路。”两人站起来时,溃烂的地方已经结痂脱皮。他们含着泪道谢,跟着左洛巴贝尔的仆人离开了。不少好心人围住痊愈的人,赞叹这悔改与治愈的双重奇迹。
法利塞人却气坏了,朝耶稣大吼:“你竟敢在安息日治病!还敢赦罪!你凭什么赦罪?”又转向群众煽动说:“他是疯子!有恶神帮忙!看他到处乱跑——刚在本地行骗,又去纳因复活死人,再到默基多,现在又回来了!正常人哪会这样?肯定是被邪魔附身了!”他们还威胁说:“等黑落德处理完若翰,就轮到这个人了,除非他识相自己逃走!”
耶稣穿过愤怒的人群离开了。在附近等候的圣母和妇女亲友们看见这情形,都难过地哭了起来。祂朝东北方向出城,往圣母住的山谷走去,路上在树丛和岩洞间祈祷。深夜到家安慰了大家后,又独自外出祈祷了一整夜。
第二天一早,耶稣来到伯多禄家附近的园子。这座有篱笆的花园已经准备好了洗礼需要的一切:几个圆形水池挖在地上,外围的沟渠可以把溪水引进来;长廊用帷幔隔成了更衣间;还给耶稣搭了个高台。在场的有全体门徒和大约五十位准备受洗的人,包括:
1. 圣家的亲戚
2. 瑟佛里斯的老者和三个年轻人(其中有曾被耶稣治好的男孩)
3. 曾经去阿贝兹找耶稣的老妇人
4. 塞浦路斯人齐里努
5. 罗马百夫长阿希雅和他被治好的小儿子耶斐特
6. 百夫长科尔乃略和他被治好的黄皮肤奴仆等随从
7. 上加里肋亚的外邦人
8. 左洛巴贝尔的黑奴
9. 默基多的五位税吏
10. 巴尔托罗茂的侄子若瑟等孩子们
11. 本地所有被治好的癞病人和附魔者(包括昨晚那两个经师——虽然溃疡好了,脸上还留着疤痕)
所有准备受洗的人都穿着灰色苦衣,戴着四角头巾。耶稣训导完毕后,他们退到长廊里换上宽袖白袍——这时头巾改披在肩上,双手交叉放在胸前,站在池边的沟渠里。安德肋和撒图尔宁主持洗礼,多默、巴尔托罗茂、若望等人作为代父按手。准备受洗的人露出双肩,俯身靠在池边的栏杆上。一位门徒捧着耶稣祝圣过的水,施洗的人用手舀水,三次倒在受洗者的头顶上。
(这场洗礼的细节很有深意:1.灰白两色象征悔改与新生;2.三次倒水表明三位一体的信仰;3.代父制度保证了灵性的培育。多默为罗马百夫长的儿子代洗,预示着外邦人将通过宗徒进入教会。从清早到下午的漫长仪式,显示出初期教会对圣事极其重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