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见,主耶稣带着门徒沿着山谷北侧前行,来到通往贝特赛达的山坡。那座山绵延向前,到贝特赛达路程不到一个时辰。那位圣洁的妇人(指圣母玛利亚)也离开了伯多禄的家,往北走到贝特赛达尽头的安德肋家中。那房子虽不如伯多禄的宽敞,却收拾得齐整妥当。
贝特赛达的渔村景象
我见到贝特赛达是个小小的渔村。城中心向内陆延伸了一段距离,而两端却像纤细的手臂般环抱着湖岸。从伯多禄打鱼的地方往北望去,就能看见它静静地卧在湖边。
这里的居民大多是渔夫、织毯匠和搭帐篷的手艺人。他们朴实单纯,没受过多少教育,倒让我想起家乡那些挖泥炭的工人。他们用山羊毛和骆驼毛织毯子——尤其是骆驼颈部和胸前的长毛,垂在毯子边缘,闪闪发亮,美得就像流苏和蕾丝一样。
我看见,那位年迈的百夫长责罗巴伯并没有来贝特赛达。他年老体弱,实在走不了这么远的路。其实他可以骑马过来,但那样就会错过耶稣在路上讲道的恩典;再说,他还没有受洗呢。
此时的贝特赛达挤满了人,有从附近城镇乡村赶来的,还有从湖对岸远道而来的陌生人——他们有的来自苛辣匝因,有的来自贝特赛达·尤利亚斯。
耶稣在会堂讲道
我看见主在会堂里教导众人,这会堂不算宽敞。祂用最浅白的话语宣讲天国临近的喜讯,直言自己就是这天国的君王——这话让门徒和听众们又一次惊讶不已。
就像前几日一样,祂先作了一番普世性的训导,随后治愈了许多被人抬来、安放在会堂外的病患。有几个附魔的人追着祂喊:"纳匝肋的耶稣!犹太人的先知,犹太人的君王!"但主制止了他们,因为显明祂身份的时辰尚未到来。
耶稣探望痳疯病人
我看见主讲道治病后,带着门徒到安德肋家用饭。但祂没有进去,只说心中另有所饥。祂带着撒图尔宁和另一个门徒,沿着湖岸走了约莫七分钟路程。
在那僻静处有座孤零零的疗养院,收容着被世人遗忘的可怜人:患痳疯的、痴傻的、赤身露体的,个个形容枯槁。贝特赛达的居民因怕沾染不洁,无人敢跟随主前来。这些可怜人住在围着院子的隔间里,终日不得外出,食物都是从门洞递进去的。
主命院长将病患都领出来。门徒们用带来的衣物给赤身的人披上。主一一抚慰他们,按手治愈了许多人。有些人祂只默默经过,有些则嘱咐他们去沐浴或遵守某些规矩。被治愈的人都跪地痛哭谢恩,场面令人动容。
这些可怜人平日无人过问。主特意邀请院长同去安德肋家吃饭。离开时,有些痊愈者的亲属带着衣物从贝特赛达赶来,欢天喜地接他们回家,又带他们到会堂去感谢天主。
安德肋家的盛宴与善工
我看见安德肋家准备了丰盛的筵席,主菜是肥美的大鱼。众人就在敞厅里用饭,妇女们另坐一桌。安德肋亲自在席间伺候。他的妻子是位勤快能干的妇人,平日很少出门。她经营着织网的生意,雇了好些穷苦姑娘来做工。她家里处处都收拾得井井有条。
特别令人感动的是,她收留了些失足的妇人。这些女子原本都是正经人家的妻子,后来因行为不端被休弃,无处容身。这位善良的女主人怜悯她们的遭遇,不仅给她们活计做,还常常劝导她们要尽好本分,更鼓励她们恳求天主的宽恕。
耶稣的夜间行程
那天傍晚主在会堂讲完道后,就带着门徒们继续赶路。沿途遇见许多病人,主却没有医治他们,因为祂说:"时候还未到"。
主先向圣母辞别,随后带着全体门徒回到伯多禄为祂预备的、靠近葛法翁的那所房子。在那里,祂与门徒们长谈许久。夜深时分,祂独自离开众人,到一座尖顶的小山上去祈祷。整座山长满了翠绿的柏树,在月光下显得格外肃穆。
葛法翁的山城风貌
我看见葛法翁这座城依山而建,呈半月形环绕在山腰上。城里遍布葡萄园和梯田花园,景致十分宜人。山顶上长着茂密的麦田,麦秆粗壮得就像芦苇一般。
这原是个幅员广阔、令人心旷神怡的地方。我注意到不远处还有各种战争留下的废墟痕迹,想必这里曾经更加辽阔,或者附近另有一座已经毁灭的城池。那些断壁残垣默默诉说着往日的沧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