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德兰爱心书屋  
 
小德兰爱心书屋
 
耶稣基督圣传与圣经神视录·第二册(真福艾曼丽)列表
·耶稣基督圣传与圣经神视录卷二 目
·壹 从耶稣四十日严斋至首次耶路撒
·一 耶稣在旷野
·1.魔诱三番
·2.幻术之诱
·3.变石为饼之诱
·4.三退魔诱:圣殿顶与万国荣华
·二、耶稣亲临约旦河,命人广施洗礼
·三、耶稣在史罗、克贝匝因与特贝兹
·四 首次正式召叫:伯多禄、斐理伯
·五 加纳婚宴
·1.婚礼仪式·女宾的游戏·男宾的抽
·七 耶稣准许在约旦河施洗
·八 耶稣在阿杜明城与乃波山
·九 耶稣在法撒耳治愈厄色尼派雅依
·十 耶稣在葛法翁、革纳布里斯和基
·六 耶稣在葛法翁与革乃撒勒湖畔
·十一 耶稣在叔能、乌拉玛及葛法翁
·十二、耶稣在多堂与色佛黎的行程·
·十三、耶稣在纳匝肋·三少年与普陵
·十四 耶稣稣在提尔匝附近的拉匝禄
·十五 耶稣在耶路撒冷的首次逾越节
·十六 耶稣洁净圣殿·逾越节晚餐·
·贰 从首次逾越节至雅各伯井旁撒玛
·一、阿布加尔王致吾主的书信
·二 耶稣在提洛与漆冬边境
·三 耶稣在息曷尔里贝纳特
·四 耶稣在阿达玛,一位顽固犹太老
·五 不忠信管家的比喻
·六 耶稣与门徒应邀在色娄基雅施教
·七 耶稣在贝罗撒附近山上讲道
·八 耶稣途经加特赫斐尔前往葛法翁
·九 洗者若翰被捕与囚禁于玛刻鲁斯
·十、耶稣在伯达尼·为耶稣与门徒旅
·十一 耶稣在贝特曷龙·门徒们的艰
·十二 耶稣在息哈尔雅各伯井畔·撒
·十三 耶稣在基乃阿与阿塔洛特——
·十四 耶稣在恩加宁与纳因
·叁 耶稣在革乃撒勒及约旦河畔的传
·一 葛法翁百夫长的使者
·二、耶稣在葛法翁
·三 耶稣在贝特赛达
·四 耶稣在小瑟佛里斯及其周边行医
·五 耶稣在纳匝肋:法利塞人企图将
·六、主耶稣在塔里哈亚治愈癞病人,
·七 耶稣在伯多禄家中。法利塞人的
·八 耶稣在葛法翁施教医治
·九 耶稣治愈伯多禄的岳母:伯多禄的
·十 耶稣在贝突里雅温泉与耶特巴达
·十一 耶稣在多泰因的麦田及热纳布
·十二 耶稣在阿贝尔玛胡拉
·十三 耶稣从阿贝耳玛胡拉前往贝则
·十四 耶稣离开贝则克前往恩农、
·十五 耶稣在辣摩特基肋阿得
·十六 耶稣离开辣摩特前往阿尔加、
·十八 耶稣在阿彼拉与加达辣
·十九 耶稣在狄雍和约格贝哈
·十七 耶稣在贝塔兰萨-尤利亚斯:分
·肆 从第二次帐棚节到玛达肋纳的初
·一 耶稣在厄农与索苛特。稣法尼的玛利
·二 耶稣在阿克拉比(Akrabis)、
·三 耶稣在敖斐辣、撒林和阿鲁玛
·四 耶稣离开阿鲁玛前往塔纳特史罗
·五 耶稣在默洛兹讲道并收纳犹达斯
·六 耶稣在默洛兹山上的讲道 (关
·七 耶稣在依斯加略与多堂(治愈依
·八 耶稣从多堂前往恩多尔 、治愈
·九、耶稣在阿贝兹与达贝肋特、大博
·1、撒乌耳王与恩多尔女巫
·2、 塞浦路斯外邦人西里努斯
·十、耶稣前往圣保禄的故乡——基斯
·1、外邦军官之子获愈
·十一 耶稣在加巴辣讲道、玛达肋纳
·1 玛达肋纳
·2 加巴辣讲道山上的玛达肋纳
·译者序
·导读
「我的民因无知识而灭亡。你弃掉知识,我也必弃掉你,使你不再给我作祭司。」
七 耶稣在依斯加略与多堂(治愈依撒加尔)
七 耶稣在依斯加略与多堂(治愈依撒加尔)
浏览次数:51 更新时间:2025-8-2
 
 


 

次日清晨,耶稣携门徒离开客栈,向东行不足一时辰,抵达依斯加略。这处位于幽深峡谷中的沼泽地,沿着一道芦苇丛生的黑水溪,排列着约二十五户人家。溪流多处筑坝形成硝皮池,每逢枯水期便需引其他水源。默洛兹的待宰牲畜常在此处放牧,需用时就地屠宰、剥皮,再将生皮交给依斯加略的硝皮匠。

 

这座小村落所在的峡谷,正位于玛赫默塔北面。因硝皮作坊恶臭难闻,犹太人多避之唯恐不及。尽管从事此业的多为外邦奴隶和被轻贱的族裔,但在默洛兹,他们仍与其他居民分区而居。依斯加略别无营生,专事硝皮——我恍惚见得此地房舍多属犹达斯的叔父老西默盎。

 

犹达斯深得叔父西默盎的疼爱,在皮革贸易中颇有用武之地。他时而赶着驴队去收购生皮,时而带着硝制好的皮革往返海港城镇,是个精明能干的经纪人和掮客。此时的他还未沦为恶徒,倘若能在小事上克己,也不至堕入万劫不复之地。圣母屡次告诫他,奈何他心志摇摆不定——虽会突发猛烈的悔意,却总如朝露般短暂。他满脑子想着建立世俗王国,当幻想破灭,便开始挪用托管的钱财。为此,他对玛达肋纳的香液钱未曾经手耿耿于怀。正是在耶稣生前最后一个帐棚节,犹达斯开始走上歧途。当他为银钱出卖耶稣时,从未想过会致主于死地,只以为老师很快会获释,不过是想趁机捞些好处罢了。

 

在依斯加略,犹达斯显得殷勤备至、乐于助人,俨然是这里的主人。他的叔父——那位终日忙碌的硝皮匠西默盎,特意在村外迎接耶稣和门徒,按礼为他们洗脚,并奉上茶点。耶稣带着门徒造访了他的家,会见其妻儿与仆役。

随后,耶稣前往村对面田野中央的游园——那里仍矗立着帐棚节的彩棚。全村居民聚集于此,主以"撒种的比喻"教导他们,敦促众人要让默洛兹山上的教诲在心田扎根。接着,耶稣与门徒及西默盎一家站着用了简餐。席间,老西默盎为侄儿犹达斯说情,盛赞其才干,恳请主接纳他参与圣道与天国。耶稣的回答与先前如出一辙: "凡持守本分、不将其转让他人者,在天国必得应许之份。"此处无需施行医治,因那些患病者已于前日在山上蒙主治愈。

离开依斯加略后,耶稣一行西行近至客栈,继而北转,沿着左临讲道山的谷地前进。他们先向西北偏行,复折正北,沿着低矮的山阶往多堂而去——这座城静静伏在依次勒隆平原东谷的低处,东倚崇山,西临幽壑。

耶稣在前往多堂途中,有三批曾听过山上训诲的群众相伴而行。他们为守安息日陆续返家,队伍如接力般交替护送——前队辞别,后队即至。从客栈到多堂约三时辰路程,这座城规模堪比明斯特。我蒙神视得见:此处正是曩昔雅洛贝罕派兵捉拿厄里叟时,军士集体失明之地。

 

多堂城建有五座城门与五条主街,两条要道在此纵横交汇:南北干道 自加里肋亚南下,途经撒玛黎雅,直抵犹大;东西干道 则从约旦河东岸发端,穿过阿费卡山谷,终至海滨的仆托肋玛依斯。

此城以木材贸易兴盛闻名——撒玛黎雅一带山岭森林蓊郁,而赫贝龙与死海附近的山地却草木稀疏。行至城郊,但见帐棚连绵,工匠们正忙碌加工木材:或削凿船梁,或劈制篱笆用的细木条。城门外的要道交会处,客栈栉比林立,商旅往来不绝。

 

耶稣带着门徒来到会堂,那里早已聚集了群众,其中不乏法利塞人和经师。他们必是预先得知耶稣将至,竟格外殷勤地在会堂外院迎接,为祂洗脚并奉上茶点,随后引祂入内,递上经卷。耶稣讲论了撒辣之死、亚巴郎续娶刻突辣,以及撒罗满圣殿祝圣的事迹。

 

安息日礼仪结束后,耶稣前往城外的客栈,遇见新郎纳塔乃耳、克罗帕的两个儿子(圣母长姊之子)及其他几位为守安息日前来的门徒——此时随行门徒已达十七人。那些来自基乃阿附近、拉匝禄产业之家的居民也在此守安息日,耶稣前赴阿塔洛特时曾在那里驻足。

 

多堂是座美丽而古雅的城邑,坐落于风光旖旎之地:背倚层峦叠嶂的远山,前拥依次勒隆平原的沃野。这一带山势平缓,峰峦起伏有致,道路也较通畅。房屋保留着达味时代的古风——许多平顶屋的角楼冠以穹顶小阁,昔年达味正是在这般阁楼望见巴特舍巴。屋顶上还有蔷薇廊与树廊,更添风致。

 

耶稣走访了许多住宅的前院,治愈了那里的病患。居民们站在门前恳请祂入内,主便带着两位门徒应邀而至。人们也在各处央求门徒代为说情,门徒都欣然应允。主还特意前往与世隔绝的癞病人聚居区,治愈了那里的患者——多堂城癞病人众多,或许因频繁的商贸往来所致:除木材交易外,居民还经营地毯、生丝等货物的进出口贸易。

 

在纳塔乃耳恳请耶稣探访的病患家中,我见到了这类商品。纳塔乃耳寄居于此,这座毗邻会堂的宅邸典雅非凡,庭院环绕,柱廊开敞。患者名叫依撒加尔,是位患水肿的五十岁富商。就在耶稣到访前几天,他竟不顾病体,娶了二十五岁的少女撒罗默为妻。这段婚姻完全符合卢德与波阿次式的法律惯例,使撒罗默有权继承产业。城中长舌之徒——尤其是法利塞人——对此大加非议,顿时流言四起。但依撒加尔与撒罗默全心信赖耶稣,因主上次巡行此地时,他们已将此事托付于祂。

 

这户人家与耶稣渊源颇深——早在撒罗默父母在世时,圣母玛利亚和圣若瑟从纳匝肋去拜访依撒伯尔途中,就曾受到他们的热情款待。那是在逾越节前不久的事:若瑟和匝加利亚从赫贝龙去耶路撒冷过节,之后又回到赫贝龙,把玛利亚留在那里先行返家。因此,当耶稣尚在母腹时,就曾蒙受这户人家的款待。如今三十一年过去,祂以人类救主的身份重临此地,借着治愈他们病弱的儿子,来报答当年他父母施予的恩情。

 

撒罗默本是这家的女儿,后来嫁给了依撒加尔的兄长。依撒加尔本人则是撒罗默姊姊的鳏夫。由于前段婚姻都未留下子嗣,这宅邸和全部产业都将归撒罗默继承——他们这对夫妻是某个显赫家族最后的血脉。他们怀着对耶稣医治大能的信心结为连理。撒罗默与若瑟家族有亲缘:她原籍白冷,若瑟的父亲总称呼她的祖父为"兄弟"(虽非血亲)。他们某位名叫"厄拉"的先祖,我记得是达味家族的后裔,似乎还当过君王。正是念及这份世交之情,当年玛利亚和若瑟才受到款待。至于依撒加尔,则属肋未支派。

耶稣一进门,撒罗默就带着女仆和家人们迎上前来。她跪倒在耶稣脚前,恳求医治自己的丈夫。耶稣随她走进病人的房间——那人全身浮肿,半边身子瘫痪,正盖着被子躺在榻上。

 

耶稣向他问安,说了好些宽慰的话。病人感动得热泪盈眶,虽然起不了身,还是连声道谢。这时耶稣开始祈祷,轻轻碰了碰病人,又伸手扶他。说也奇怪,那人立刻就能起身了!他随手披上件外衣,竟利索地下了床。夫妇俩双双跪倒在耶稣脚边。主勉励了他们几句,降福后许诺他们将来会有子嗣,接着就领着他们走出房间。全家老小看见这情景,都欢喜得不得了。不过那天大伙儿都默契地保守了这个奇迹的秘密。

依撒加尔热情邀请耶稣和祂的门徒们当晚留宿,并请他们在会堂礼仪结束后同进晚餐。耶稣欣然应允,随后便前往会堂讲道。当祂谈到亚巴郎与刻突辣婚姻的寓意时,话题自然转向婚姻本质。这时,法利塞人突然拿依撒加尔和撒罗默的婚事刁难祂。

 

他们阴阳怪气地说:"这么个又老又病的男人,竟敢娶年轻姑娘,简直荒唐!"耶稣从容反问:"他们按梅瑟律法成婚,你们这些死守律法的人,凭什么指责?"法利塞人立刻跳脚:"这种婚姻怎么可能符合律法?半截入土的老病鬼,难道还能指望婚姻结出果实?根本是丑闻!"

 

主驳斥道:"他的信德已为婚姻保全了果实。你们竟敢给全能的天主设限?这病人遵行律法成婚,全心信赖天主必施援手,做得再好不过!"祂突然话锋一转:"其实你们恼火的根本不是这个——你们早算计着这家人绝嗣后,好霸占他们的产业!"

 

接着祂列举许多虔敬长者因信德蒙赐子嗣的实例,又深入阐释婚姻真谛。法利塞人恼羞成怒,却无言以对。

安息日结束后,耶稣带着门徒们来到依撒加尔家赴宴。大厅里摆着长桌,耶稣、与祂亲近的门徒们和依撒加尔同席,撒罗默则穿梭其间殷勤招待。其他门徒在偏厅用饭。

入席前,耶稣在暮色中行了几件奇事——会堂外靠近依撒加尔宅邸的空地上,病人们举着火把聚集等候。我清楚看见依斯加略人犹达斯、巴尔多禄茂和多默都在场,后者还带着他的亲兄弟和两个异母兄弟(多默共有两位异母兄弟)。他们专程从七小时路程外的阿费卡来过安息日,就借宿在依撒加尔家——多默因经商与他相熟。虽然认识几位门徒,这个腼腆的木匠还从未与耶稣交谈过。

 

从葛法翁赶来过节的还有"次雅各伯",以及寡妇亚纳的儿子纳塔乃耳——这少年是克罗帕长女之子,如今跟着玛尔达生活。他在载伯德渔行做工,约莫二十岁年纪,温润如玉的相貌颇有若望之风。因从小在外祖父家长大,大家都唤他"小克罗帕"以免重名。就在这个安息日,我亲耳听见耶稣慈声召唤:"去把小克罗帕叫来!"

那天的宴席上有飞禽、鲜鱼、蜂蜜和面饼。城里随处可见鸽子、斑鸠和五彩斑斓的鸟儿,它们像家鸡似的在屋舍间踱步,时不时振翅飞往美丽的依次勒耳平原。

 

席间,依撒加尔提起了圣母玛利亚。他追忆道:"我岳父母常说起,当年那位年轻姑娘来家借宿时,是那样美丽虔诚。"——他至今仍以为耶稣只是若瑟的儿子(尚未悟救主身世),却满怀信心地说:"既然天主治好了我的病,想必也会赐我们子嗣。"

 

当晚所有门徒都受到了款待。宅院四周环绕着宽敞的柱廊,仆人们用活动屏风隔出空间,为每人准备了床榻。

 

这座多堂城的人善恶分明,而它那些古意盎然的建筑,在周边城镇中犹如我们德意志的科隆大教堂般独树一帜。

第二天清晨,耶稣带着门徒们到城外散步时,多默突然上前恳求道:"主啊,求祢收我作门徒吧!"他激动地说:"听了祢的教导,又亲眼看见祢行的奇迹,我现在完全相信若翰和其他门徒所说的话了。我愿追随祢,遵守祢的一切诫命,求祢也在祢的国里给我留个位置。"

 

耶稣却温和地反问:"你以为我对你很陌生吗?我早就知道你会来。"多默急得直摇头:"不,主!我以前从没动过这念头——我这人最不爱赶新鲜。是祢行的奇迹让我确信真理,这才下定决心。"

 

耶稣轻叹道:"你说起话来和纳塔乃耳一个样。自以为聪明,说的却是糊涂话。难道园丁会不认得自己园里的树木?葡萄园主会不晓得所栽的葡萄?他既开辟了葡萄园,岂会不了解派去耕作的仆人?"接着,祂讲了个荆棘丛中种无花果的比喻。

两位曾受洗者若翰派遣来见耶稣的门徒,在此与主会面后便返回了玛革洛斯。他们先前参加了默洛兹山上的讲道,目睹了耶稣行的奇迹。这些门徒一直追随被囚的师父,在狱外接受教导,对他忠心耿耿。

由于他们未曾亲眼见证耶稣的作为,若翰特意差遣他们来,好叫他们确信自己关于耶稣的见证。若翰还托他们代求:请耶稣明确宣告身份,并在地上建立祂的王国。门徒向耶稣表示,如今他们已确信若翰所传的一切,并询问耶稣是否很快会去解救若翰。他们说若翰正盼望藉祂获释,而他们自己也渴望祂建立王国,还师父自由——在他们看来,这比医治病人更有意义。

耶稣回答:"我知道若翰正殷切期盼获释,他也确实会得自由。但若翰们可知道?这位为我预备道路的人,绝不会想到我将以怎样的方式去玛革洛斯......"最后祂郑重嘱咐:"回去把所见所闻告诉若翰,并转告他——我必完成我的使命。"

我无法确定若翰是否知晓耶稣将要受难,以及祂的国度并非属世的。我想,他或许以为耶稣在感化并解救百姓后,会在地上建立一个神圣的国度。 

 

将近中午时分,耶稣和门徒们回到城里,来到依撒加尔的家,那里已聚集了许多人。女主人和仆人们正忙着准备午餐。屋后有一处幽静的所在,中央是一口被凉亭环绕的美丽泉源——这泉水因曾受厄里叟祝福而被视为圣泉。泉边摆放着一张讲道用的精美座椅,四周树荫环绕,形成一片围起来的空地,足以容纳许多人听道。每年这里都会举行几次公开讲道,尤其在五旬节期间。 

 

泉水周围还设有石砌的长廊和窄阶,供前往耶路撒冷过逾越节的商队和朝圣者歇脚休憩。依撒加尔的宅邸离泉眼不远,可以俯瞰整个泉区及其周边环境。这个休息区的管理和相关习俗也由依撒加尔监督——他在这里经营着一种货运业务:商队在此卸货,由他负责转运到其他地方。虽然这不是一家公开的客栈,但商人和他们的仆役常常受到他的款待。依撒加尔的生意,与加纳婚宴中新郎父亲的营生颇为相似。 

 

这口美丽的泉水只有一个不便之处:它太深了,必须费很大力气才能把水抽上来。抽出的水会流入周围的蓄水池中。

 

耶稣和依撒加尔邀请的群众已聚集在圣泉周围。耶稣坐在讲道椅上,向人们宣讲应许的成全、天国的临近、补赎与皈依,以及如何祈求天主的仁慈以获得恩宠与奇迹。祂提到厄里叟先知曾在此地讲道——当年叙利亚军队来捉拿先知时,厄里叟反使他们眼瞎,却未加害,反而领他们到撒玛黎雅,待以饮食,复明后安然送回(列下6:18-23)。耶稣以此暗喻人子如今遭受法利塞人迫害的处境。

 

祂又用很长时间谈论祈祷与善工,讲述法利塞人与税吏的比喻(路18:9-14),并告诫听众:禁食时当傅油梳头(玛6:17),而非炫耀虔诚。当地饱受法利塞人和撒杜塞人压制的百姓,听了大受鼓舞。

 

那些权贵眼见群众欢欣鼓舞,又见痊愈的依撒加尔正协助门徒给坐在石凳上的人们分食物,不禁勃然大怒。他们厉声斥责耶稣在安息日治病,甚至企图拘捕祂。耶稣却从容地让他们围成一圈,用惯常的智慧反问:"若你们有人在安息日掉进这口井,难道不愿立刻被救上来吗?"(路14:5)这群人最终满面羞惭地退去。

 

事后,耶稣带着几位门徒离开多堂城,向东南延伸的河谷走去。

依撒加尔在多堂城广施救济,又差人牵着驮满物资的驴子送到小团体的客栈,连门徒们那些已经不太新鲜的食物和饮品,也都换成上好的。他送给每位门徒一个加纳婚宴式样的杯子,还有个白瓷扁壶——壶颈系着挂环,软木塞是用压实的海绵做的,里面盛着提神的香脂饮料。此外,他还给每位门徒一笔钱,用作施舍和其他开销。

 

依斯加略人犹达斯和其他许多门徒都从多堂返回各自家乡了。耶稣只留下九位跟随祂,包括多默、次雅各伯、犹达·巴尔撒巴、西满·达陡、"小克罗帕"(纳塔乃耳)、玛纳恒和萨图尔宁。

 

耶稣刚离开,法利塞人就又开始冷嘲热讽:"瞧见了吧?他不过是个贪图享乐之徒!在依撒加尔家大吃大喝,养着一群游手好闲的门徒,全靠别人供养。要是真那么正直,就该待在家里奉养寡母——他父亲不过是个穷木匠!这体面行当他不屑做,偏要到处招摇惑众!"

 

而依撒加尔施舍时总反复说:"尽管取用吧!这不是我的,是天父的。你们该感谢祂,这些不过是暂托我保管的!"

 


上一篇:六 耶稣在默洛兹山上的讲道 (关于拉依斯的女儿们)
下一篇:八 耶稣从多堂前往恩多尔 、治愈外邦孩童
 

 


扫描二维码关注我们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 本站简介 | 站长申明 | 投稿信箱 | 德兰圣乐 | 有声书馆 | 每日祈祷
愿天主祝福你,保护你;愿天主的慈颜光照你,仁慈待你;愿天主转面垂顾你,赐你平安!小德兰
版权所无 2006 - 2025 xiaodelan 我们的域名: Www.xiaodelan.Love
您永远是第(1)位蒙受祝福者
粤ICP备07010021号 站长:小德兰 Email:dadelanxiaodela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