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见耶稣离开贝则克前往恩农的情形。那时主还在客栈附近的乡间讲道治病。新皈依的人们、那支异教徒商队和许多其他人,都朝着约旦河方向出发准备渡河。
渡口在贝则克南边一个半小时路程的地方,下游有座叫匝尔坦的城,离贝则克约一小时路程。河对岸介于贝则克和匝尔坦之间的地方,叫做亚当城。当年以色列子民过河时,约旦河水就是在匝尔坦附近停流的。撒罗满王曾命人在这里铸造器皿,现在这行业还在延续呢。
约旦河在这段拐弯处西边有座通往撒玛利亚的山,山里出产一种类似黄铜的金属。主一路上都在教导众人。有人问祂是否要去匝尔坦讲道,祂回答说:"有些地方更需要教导。若翰常去那里,你们不妨问问当地人,他可曾在那里享用过珍馐美味?"
渡河用的是大型摆渡船,刚过河就看见河道开始向西转弯。过了河,主和门徒们沿着一条小溪的北岸往东走了约两小时,这条小溪在下游某处汇入约旦河。后来又过了另一条小溪,左边就是索科特城,近得像是刚跨过溪水就到了。
我们在索科特和恩农之间的帐篷里休息,这两地相距大概四小时路程。要是再渡河往上走一小段,就能看见撒冷城了,不过现在被河岸丘陵挡着看不见。撒冷正对着恩农,位于约旦河另一处向西转弯的中游偏下位置。
在恩农聚集了数不清的群众。那些外邦人就在山坡和约旦河之间的空地上搭起帐篷。当时有十位法利塞人在场,有些是本地人,有些来自其他地方,其中还有贝塔尼雅的西满的儿子。他们中有几位还算通情达理,怀着正直的意愿。
恩农这座小城坐落在山的北坡,整座城看起来就像是由许多漂亮的别墅组成的。在城外的这一侧,山坡东面有个专门用来施洗的水池,池水来自一处泉源。泉水通过金属管道从山中引出来,需要时可以用开关控制水流。泉眼上方还盖着一座小亭子。
法利塞人——包括那个癞病人西满的儿子——都出来迎接耶稣和门徒们。他们热诚有礼地把主一行人迎进帐篷,为他们洗脚、掸去衣裳上的尘土,又端上蜂蜜、面包和葡萄酒招待。耶稣称赞他们中许多人的善意,不过也惋惜地说:"你们属于这个派别,实在令我痛心。"
随后,耶稣随他们进城。刚走进一处庭院,就看见院里挤满了病人——有本城的,也有外乡来的——都在等候祂的到来。有些人躺在帐篷里,有些在通往院子的走廊上。许多还能走动的病人,耶稣就挨个为他们覆手,用劝勉的话医治他们。门徒们忙着搀扶病人起身,帮他们掀开盖着的毯子等等。法利塞人和许多群众都在场围观。
有几个患血漏病的妇人裹着斗篷,脸色苍白地站在远处。等治好其他病人后,耶稣主动走到她们跟前,为她们覆手治好了病。在场的病人什么症状都有:瘫痪的、水肿的、肺痨的、脖子上长脓疮的(不过不算不洁之症)、又聋又哑的;总之汇集了各种病症。
在这个院子的尽头,有一座通往城里的宽敞柱廊。我看见好些法利塞人和妇女们站在那儿观望。恩农的这些法利塞人当中,确实有些心地正直的。因为他们待主既诚恳又恭敬,耶稣对他们就格外宽容——这可是在其他地方很少见的。
主这样做,是要驳斥那些说祂"只跟税吏、罪人和流浪汉来往"的闲话。祂要让这些人明白:只要他们诚心诚意、行为端正,祂也会给予应有的尊重。那天,这些法利塞人忙着维持秩序,耶稣也就由着他们去张罗了。
就在耶稣忙着医治病人的时候,我瞧见一位风姿绰约的中年妇人,穿着外乡人的装束,从城门那边走进了大柱廊。她头上裹着轻纱,上面缀满珍珠,秀发若隐若现。
她穿着一件心形领口的紧身衣,两侧开着衩,样式有点像修士袍——从头上套下去,再用背后的带子束紧。领口和胸前装饰着珠串。往下是两重长裙,一长一短,都垂到脚踝,雪白的羊毛料子上绣着鲜艳的大朵花卉。
宽大的袖口用臂钏束着。连接衣身前后的肩带上,还披着件短斗篷,轻柔地搭在臂弯。最外面罩着件洁白如羊毛的长纱巾,随风轻轻飘动。
那妇人羞怯不安地缓步前行,苍白的脸上写满惶恐,哭红的双眼低垂着。她想要靠近耶稣,可人群实在太拥挤了。维持秩序的法利塞人上前拦阻,她立刻哀求道:"求你们领我去见先知,求祂赦免我的罪,医治我吧!"
法利塞人却厉声喝止:"妇人,回家去吧!你来这里做什么?先知不会理睬你的。祂怎能赦免你的罪?才不会为你这淫妇费心呢!"听到这话,妇人脸色刷地惨白,面容突然扭曲得可怕。她猛地扑倒在地,"嗤啦"一声把斗篷从上到下撕成两半,扯下头纱哭喊道:"啊!我完了!他们来抓我了!要把我撕碎了!看呐,就在那儿!"她喊出五个魔鬼的名字——一个是她丈夫的,另外四个是情夫的——那些邪魔正在折磨她。这场景实在骇人。
周围几个妇人赶忙扶起她,把哭嚎不止的她送回家去。耶稣明明知晓这一切,却不愿当场让本地的法利塞人难堪。祂没有干预,只是继续安静地医治病人——因为这妇人的时辰还未到。
没过多久,耶稣就带着门徒们和法利塞人,在群众的簇拥下穿过城区,来到当年若翰讲道的那座山岗。这地方四周环绕着长满青苔的城墙遗址,散落着几处建筑。他们上山的路旁有座半塌的城堡——当年若翰讲道时,黑落德就住在里头的塔楼里。
整座山早已挤满了翘首以待的人群。耶稣登上若翰曾经讲道的地方,那里搭着四面通风的大凉棚。主开始长篇讲道,讲述天主对世人、特别是对自己选民的仁慈。祂引证全部圣经,细数天主如何引领选民,如何实践诺言,证明这些应许如今正在应验。不过这次在恩农,祂没有像在贝则克那样公开宣称自己就是默西亚。
祂也谈到若翰,讲到他被囚禁的遭遇和他的使命。听众换了一批又一批,好让所有人都能听见。耶稣询问一些人:"你们为什么想领洗?为什么拖到现在?你们认为这仪式有什么意义?"祂把群众分成几类:有的可以立即受洗,有的还需要进一步教导。
我清楚记得,当主问一群望教者为何迟迟不受洗时,其中一人回答:"因为若翰常说,将来有位比他更伟大的要来。我们等着领受更大的恩宠啊!"听到这话,赞同的人都举起手来。他们被单独分出来,接受更详细的洗礼前教导。
约莫下午三点钟,讲道结束了。耶稣带着门徒们随法利塞人下山进城,城里有个大厅已备好盛宴款待祂。
可就在快走到大厅时,主突然停下脚步说:"我另有饥渴。"祂明知故问地打听早晨被赶走的那位妇人住在哪儿。人们指给祂看——就在宴会厅附近的一栋房子。
耶稣让随行的人都留在原地,自己径直穿过庭院进了那户人家。
当耶稣走近时,我清楚看见那妇人内心正遭受着可怕的折磨。附在她身上的魔鬼驱使她在角落里四处躲藏,她就像只受惊的小兽般想要躲起来。当耶稣穿过庭院、渐渐靠近她所在之处时,她突然冲过走廊,逃进了山边地窖——这地窖就在她家所在的山坡上。窖里有个上窄下宽的大桶,她本想躲进去,可刚碰到桶身,那陶罐就轰然碎裂了。
这时耶稣停下脚步,高声说道:"苏凡的玛利亚——(此处主说出了她丈夫的名字,可惜我忘记了)——我奉天主之名命令你到我面前来!"那妇人便全身裹着斗篷爬了过来,仿佛魔鬼仍强迫她藏在衣袍里。她四肢着地爬到耶稣脚边,像只等待鞭打的狗。但主对她说:"站起来!"她顺从了,却把面纱紧紧缠在脸上和脖子上,像是要勒死自己。主又说:"露出你的脸来!"她解开面纱,却低垂双眼不敢看主,似乎有股内在的力量在强迫她。耶稣将头贴近她的头,说:"看着我!"她刚抬眼,主就朝她吹了一口气,顿时有黑色雾气从她周身散出,接着她便昏倒在主面前。
被陶罐碎裂声惊动的女仆们急忙赶来,正手足无措地站在旁边。耶稣吩咐她们扶女主人上楼安顿。不久后,祂带着两位门徒跟上去,发现她正在床上痛哭。主把手放在她头上说:"你的罪赦了。"妇人哭得更厉害了,挣扎着坐起来。这时她的三个孩子走进房间:一个十二岁左右的男孩,两个约莫九岁和七岁的小女孩。女孩们穿着绣黄花的短袖束腰外衣。耶稣迎向孩子们,温言询问他们,又给予训诲。母亲说:"快谢谢先知!他治好了我!"孩子们立刻扑倒在耶稣脚前。主为他们一一祝福,按长幼顺序牵到母亲面前,把小手放在她掌中。我恍然明白,主这个举动是要洗去孩子们"私生子"的耻辱——因为他们是通奸所生的孩子。
耶稣继续安慰那妇人,告诉她将与丈夫和好,并告诫她今后要怀着痛悔补赎之心正直生活。之后,祂便带着门徒去赴法利塞人的宴席了。
这位妇人来自摩阿布地的稣番城,是赫里雍的遗孀敖尔帕的后裔——敖尔帕曾是纳敖米的儿媳。当年纳敖米劝她们回白冷时,敖尔帕没有同往(不过她另一个儿子玛赫隆的遗孀卢德却随婆婆去了)。这位敖尔帕原是白冷人厄里默肋克的媳妇,改嫁摩阿布人后,便衍生出稣番的玛利亚这一支族。
玛利亚虽是富有的犹太女子,却犯过奸淫。她改邪归正时带在身边的三个孩子都是私生子——她丈夫因她不忠而休妻时,把婚生子女都带走了。如今她独自住在恩农的一所宅院里。长久以来,她对自己的放荡生活深感懊悔,一直做着刻苦补赎。她举止端庄得体,连恩农最尊贵的妇人们都对她颇为敬重。
圣若翰斥责黑落德乱伦的宣讲曾深深触动她。她常被五个魔鬼附身,这次听说耶稣在庭院治病,她抱着最后希望前往,不料魔鬼又控制了她。法利塞人的排斥和那些冷言冷语——心灰意冷的她竟信以为真——几乎使她陷入绝望。
由于她是卢德妯娌敖尔帕的后代,与耶稣的达味家族血脉相连。在神视中,我清楚地看见:这条原本在她生命中偏离正道的支流,因她可憎的罪孽而浑浊不堪,如今却因主的恩宠重获洁净,如同溪流归正,最终汇入圣教会的生命长河。
耶稣进入宴会厅,法利塞人和门徒们早已入席。见主姗姗来迟,那些法利塞人面露不悦——他们不满耶稣竟撇下宾客,专程去找早晨当众呵斥过的妇人。不过谁都不敢出声,生怕反遭责备。
席间,耶稣用许多比喻教导他们,始终以礼相待。宴至中旬,苏凡妇人的三个孩子盛装而来:小女孩捧着满瓮香露,另一个捧着甘松香油,男孩则端着器皿。他们从餐桌空位对面的门进来,俯伏在耶稣脚前,将礼物呈到桌上。
玛利亚带着侍女怯生生跟在后面。她蒙着面纱,手捧流光溢彩的水晶瓶——瓶身带着大理石纹,瓶中立着翠绿枝叶,其间盛满名贵香料。孩子们献上的小瓶也是这般精致。法利塞人朝母子几人投去嫌恶的目光,耶稣却道:"玛利亚,近前来。"她便谦卑地站到主身后,由孩子们将大水晶瓶与其他贡品并排放好。
法利塞人窃窃私语,就像后来议论玛达肋纳献香膏时那样。他们嘀咕说这太浪费,既不节俭也无益穷人——其实不过是想找茬罢了。耶稣却温柔地对妇人说话,又给孩子们分水果带回去。苏凡妇人始终蒙面静立,泪湿轻纱。
主对法利塞人说:"万物皆出天主。人以至宝回馈厚恩,何谈浪费?采撷香料的工人也要糊口。"遂命门徒将香料折现周济穷人,又为妇人辩白,说她已真心悔改,劝众人善待她。玛利亚始终无言,最后默默叩拜耶稣,含泪离去。
耶稣借此机会教导众人关于奸淫的罪。祂问道:"你们中有谁敢说自己从未犯过心灵上的奸淫呢?"祂指出,圣若翰未能使黑落德回心转意,而这个可怜的女人却主动远离了罪恶的生活。接着,祂讲述了亡羊复得的比喻。
在主到访她家时,已经安慰过她,保证她的孩子们会有好前途,并给了她一个盼望——将来她可以加入玛尔达管理的妇女团体,为客栈事工服务。
我看见门徒们在宴席结束后,将剩余的食物慷慨地分给了穷人。随后,耶稣来到恩农山西侧——那里稍远处驻扎着异教徒的营地。我记得这边似乎还有一家帐篷客栈。耶稣就在那里教导异教徒们。
恩农虽属黑落德管辖,但就像一块跨越边界的财产,s实际上是斐理伯分封侯的领地。黑落德的许多士兵又出现在那里,正为主子打探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