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色渐沉时,耶稣带着门徒和那些在会堂外等候的群众上了大博尔山。许多百姓和他的一些亲戚早已聚集在那里。耶稣坐在山坡上,听众们或躺或坐在他脚边。繁星在夜空中闪烁,月光温柔地洒向四方。耶稣一直讲道到深夜。
即使在辛劳一日之后,他也常与虔诚的灵魂这样相聚。此刻万籁俱寂,听众心无旁骛;浩瀚苍穹、璀璨群星、广袤自然、沁凉晚风,以及周遭的宁静,都如慰藉的膏油滋润人心。他们更清晰地聆听导师的声音,更易领悟他的话语,面对自己的过犯时也不再那么惶惑,将教诲深深铭刻于心,日后静思时亦少杂念干扰。
此刻耶稣所处的壮丽山野——从大博尔山顶俯瞰的辽阔景象——尤其令人心旷神怡。因先知厄里亚和玛拉基亚曾在此驻足,这座圣山更显尊贵。
更深露重时,耶稣在返家途中被众人簇拥着,忽见一位塞浦路斯外邦人趋前而来。这人原是寄居在耶西家中的香料商,整晚都在暗处聆听讲道。因自觉卑微,他始终不敢近前。此刻耶稣却特意将他引入内室,就像当年对待尼苛德摩一样,耐心解答他谦卑而热切的提问,将真理之道细细阐明。
这位高贵睿智的外邦人名叫西里努斯。他说话很有见地,听耶稣讲道时,脸上满是谦卑和喜乐。耶稣也特别慈爱地待他,像对知心朋友一样坦诚。
"老师,"西里努斯推心置腹地说,"我早就不信那些偶像了,一直想加入犹太教。可有个规矩实在让我为难——就是割礼。"他诚恳地问:"能不能不受割礼也能得救呢?"
耶稣用奥妙却易懂的话回答:"你该割除的,是眼目的贪欲、心里的邪念、口中的谎言。"又指点他:"可以去葛法翁受洗。"
西里努斯急切地追问:"您为什么不公开说这个道理呢?要是明说,多少外邦人都会来皈依啊!"
耶稣却温和而坚定地说:"百姓们现在还被成见蒙蔽,若听这话,必要害我性命。"他深邃的目光仿佛能看透一切,"再说,突然废除祖传的规矩,反而容易引起混乱。"接着又安慰道:"不过天国快来了,那时就不再讲究身体的割礼,而要注重心灵的洁净。"
他们又谈到若翰的洗礼。西里努斯说起塞浦路斯有许多向往真道的人,又难过地说起两个儿子:"他们品行都不错,可就是特别抵触犹太教。"
耶稣安慰他:"等我的使命完成,你两个儿子——亚里斯达苛和特洛斐摩——都会成为传道的热心人。"后来果然,他们都成了宗徒们的得力助手。
这一夜,他们倾心相谈,直到晨光微露
在向阳的山坡上,凿岩而成的蓄水池排列成行——那是耶瑟家的香料作坊。池中层层叠放着陶瓮,草药与香脂在瓮间流转:精油从上层瓮底的小孔滴落,经过九曲回环的陶管,最终汇入下层瓮中。
注1《民长纪》5:21
2《创世纪》25:19-34
3 《玛拉基亚》1:5-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