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色辣一带的丰饶实在难以尽述!人们正在采收第二季葡萄,各类瓜果、香草和棉花也相继成熟。此地生长着一种奇特的芦苇——下层叶片宽大,上层叶片细小,茎干会渗出树脂般的甘甜汁液。还有那些专为装饰帐棚而栽的果树,果实被称为"先祖之果",因它们是由圣祖们从温暖的东方带来。这些果树虽常贴着墙壁作棚架式栽培,主干却粗逾一尺。
放眼望去,棉田成片,香草遍野,更有制作甘松香的芳草丛生。无花果、橄榄与葡萄挂满枝头,田畴里躺着数不尽的硕大甜瓜,通往田间的小路两旁椰枣成行。在这片沃土上,成群的牛羊正徜徉于水草丰美的牧场。我还看见一种木质极其坚硬的大树,结着厚壳坚果。
当耶稣穿过田间果园时,收割的百姓纷纷聚拢过来。祂就地取材,用农人熟悉的比喻教导他们。外邦孩童与犹太邻舍的孩子们在收获季亲密玩耍——虽然他们的衣着样式略有不同。
当时,在保禄出生的那栋房子里,住着一位管理堡垒外邦士兵的军官,名叫阿希雅。他有个七岁大的儿子病得很重,他给孩子取了个犹太英雄的名字——依弗大。阿希雅是个善良的人,他渴望得到耶稣的帮助,但基色辣的居民谁也不愿为他向主求情。
门徒们都各忙各的:有的在耶稣身边侍奉,有的分散在田间向收割的农人传讲耶稣的教导,还有些已被派往葛法翁和邻近地区传信。镇上的居民不太喜欢这位军官,觉得他住得太近,巴不得他搬走。他们性情冷淡,甚至对耶稣也不太热心,只顾埋头干活,对祂的话爱听不听。
焦急的父亲只好壮着胆子远远跟着耶稣。最后他终于鼓起勇气,上前躬身说道:"老师,求您别拒绝您的仆人!可怜可怜我卧病在家的幼子吧!"耶稣回答说:"本该先让家中的孩子吃饱,再分给站在门外的外人。"阿希雅立刻回应:"主啊,我信那应许。我相信您说过,凡信您的人都不是外人,而是您的孩子。主啊,求您怜悯我的儿子!"耶稣便说:"你的信德救了你!"随即带着几个门徒,走进了保禄出生的这栋房子——如今阿希雅的住所。
这座宅邸比一般犹太人的居所更为雅致,但格局大致相仿。前院通向宽敞的厅堂,两侧是用活动屏风隔开的卧房。房屋中央砌着石砌火塘,四周环绕着大房间和厅室,墙边宽石凳上铺着绣花软垫。高窗棂透进斑驳的天光。
阿希雅引耶稣进入内室,仆人们用床榻抬来那孩子。官员的妻子蒙着面纱紧随其后,怯生生行礼后,便惴惴不安地站在人群后方。阿希雅却容光焕发,招呼远处好奇张望的仆人们都近前来。
那约莫六岁的男孩生得极俊秀,裹着羊毛长袍,颈间交叉系着条纹皮草。他全身瘫痪不能言语,却用灵动的眼睛向耶稣投去令人心碎的目光——那眼神既聪慧又满含孺慕之情。
耶稣对孩子的父母和在场众人讲论了外邦人的蒙召、天国的临近、悔改的重要,以及通过洗礼进入天父之家的道理。随后祂祈祷完毕,将孩子从小床上抱起,让他贴在自己胸前,俯身轻抚,又将手指探入他舌下,最后将他放在地上,牵到军官面前。那对父母喜极而泣,颤抖着冲上前紧紧搂住孩子。
小家伙也张开双臂喊着:"爸爸!妈妈!我能走路了,我能说话了!"耶稣说:"接回你们的孩子吧。你们不知道这是何等珍贵的恩赐——他现在归还给你们,但终有一日还要再献于主。"父母含泪拉着孩子再次跪伏在耶稣脚前感恩。耶稣为孩子祝福,温言劝勉。
军官邀请耶稣和门徒到隔壁房间用些点心。众人站着分享了面包、蜂蜜、鲜果和某种饮料。耶稣嘱咐阿希雅:"你当往葛法翁去,与则鲁巴贝耳一同领受洗礼。"后来这军官果真带着家仆照办了。而小依弗大日后更成为圣多默的热心门徒。
基色辣的这些士兵后来在基督受难时,曾以警卫身份参与行刑——他们常被征调执行此类警务。
耶稣辞别了喜乐满溢的阿希雅一家。途中祂对门徒谈及这孩子将来要结的救恩果实,又启示说:"这屋里已走出一个人,将来要在我的国里成就大事。"(指保禄宗徒)